百亩种植无公害蔬菜基地及保鲜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 种植蔬菜致富 2010 年 08月 27日襄城县三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百亩种植无公害蔬菜基地及保鲜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名称:襄城县百亩种植无公害蔬菜基地及保鲜加工实施单位:襄城县三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东亮指导单位:神州新农村建设促进会、襄城县农业局建设地点:襄城县麦岭镇东高庄村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第二章、市场查询拜访第三章、项目投资的必要性,有利条件,制约因素第四章、项目建设的规模、目标第五章、投资概算第六章、经济效益分析第七章、工艺技术方案第八章、土建及配套工程第九章、环境保护、劳动卫生和安全生产第十章、企业机构设置和定员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规划第十二章、财务分析与评价第十三章、可行性研究论断与提议第一章、项目概述一、项目名称:襄城县百亩种植无公害蔬菜基地及保鲜加工 2 、实施单位:襄城县三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东亮三、指导单位:神州新农村建设促进会项目部 4 、建设地点:襄城县麦岭镇东高庄村五、项目性质:合作社+ 农户 6 、项目投资规模:总投资 150 万元,此中固定资产投资 50 万元,生产基地投资 100 万元。七、项目目的:组建新型、高效、环保、技术全面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及营销,在大棚蔬菜基地培育辣椒、茄子、黑色小黄瓜、豌豆、鲜食绿颜色毛豆等高品质蔬菜,由合作社有组织、有规划地推向省内外市场,以实现优质农产物上台阶、上规模,加速推进农业产业进程。第二章、市场查询拜访在我国加入 WTO 以后,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逐步实现,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尤其对饮食需求将出现很大的变化, 绿颜色食品、无公害蔬菜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本项目正是顺应这一消费时尚,组建合作社推出无公害蔬菜投放市场,在经过反复的市场查询拜访和论证后,我们以为,本项目具备扎实的市场基础,省内外市场需求量大,销售渠道畅通,具体表现在: (1) 经由过程在上海、浙江、福建、北京等省考查, 主要大中城市都建有无公害蔬菜批发大市场,特别是本项目投资开发的黑色小黄瓜、豌豆、鲜食绿颜色毛豆等无公害蔬菜销量更大,价格更高。(2) 华北地区的许多大中城市无公害蔬菜批发市场同类高品质蔬菜高于河南一带,且吞吐量至关大。由此可见,本项目市场条件好,销售渠道畅通,具备扎实的市场基础和杰出的市场发展空间。第三章、项目投资的必要性,有利条件,制约因素一、必要性①本项目投资能有效地幅射和带动麦岭镇发展高效农业, 打造特色品牌, 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增效,它可以榜样地推动“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在我县大规模展开。②本项目投资不仅能有效哄骗闲置资源,增加社会效益。经由过程本项目积极引导和鼓励农业由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市场无序向市场准入转变。引导扶持 200 户农民改变落后的现状,逐步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和工业化专业生产。经由过程引进良种、专业化种植、新技术应用等先进方法,逐步改造农户家子副业式规模小、效益低、质量差的落后生产方式,使泛博菜农尽量加快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科技含量和商品化蔬菜的生产率。 2 、有利条件①本项目建设场地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温和,襄城境内, 北汝河、颍河等 16 条河流纵横交错, 贯串全境, 地下水资源极为富厚,煤、石油等矿躲储量大而品质高。天气温顺,土地肥沃,盛产粮、烟、蔬菜、瓜果,种类繁多,尤以烟叶种植历史久远,著名天下,有“金襄”之称。毛泽东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莅临视察, 赞誉、勉励有加,“烟叶王国”之美名誉满神州。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中也把蔬菜种植化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来抓,紧紧捉住了国家对种植业扶持的政策,大力发展绿颜色、生态、效益农业,这样就对我们建设有机蔬菜基地提供了杰出的发展机遇。奇特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给该项目奠基了杰出的发展基础。襄城县冬天严寒特别长, 夏季凉爽降雨稀少,年降雨量不足 350 毫米,春秋风大而干燥。但是,恶劣的自然条件可以变为比较优势,这里天高云淡,日照时间长,土质肥沃,透气性好,日夜温差大,具备发展日光温室、种植有机蔬菜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相宜种植黑色小黄瓜、豌豆、鲜食绿颜色毛豆等高品质蔬菜。②基础举措措施完善,项目承建地是国家农业开发项目区,现已建成连片万亩“田成方,树成行,渠成网,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环境美”的园田化区,为建设基地创造了杰出的基础。③环境优美:项目区离县城只有 17 公里, 、交通上便利。自古扼南北道路要冲, 通工具船楫之便, 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南距煤城平项山 20 公里, 北距古都许昌 40 公里, 东距内陆特区城市漯河 45 公里, 境内铁路纵横交错, 四通发达。漯宝、平禹铁路贯串境内, 东接京广, 北通陇海, 西连焦枝。 G31 1 线、 S329 线、豫 20
百亩种植无公害蔬菜基地及保鲜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