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性默写答案33901初二十七、《出师表》1、诸葛亮替刘禅分析了国内外的形势,其中“不利形势”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为急存亡之秋也”;而“有利条件”是指“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2、文尾处与文首“开张圣听”意思一样的句子是: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3、最能代表诸葛亮有赏有罚的执政理念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4、与今天“临危受命”意思一样的句子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6、《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7、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8、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9、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0、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11、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12、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1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初二十八、《陋室铭》1、《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表现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以交往人物表现陋室主人学识渊博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体现陋室主人生活情趣优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5、陋室主人对世俗生活十分厌恶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在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是:孔子曰:何陋之有?7、《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8、《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9、《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0、运用类比和用典手法写出作者所居之室高雅脱俗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初二十九、《饮酒》1、表现诗人沉浸其中达到“物我两忘”境界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饮酒》主旨句,且表达诗人感悟人生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句子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3、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蕴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哲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5、《饮酒》心情闲适、心志高远的诗句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6、《饮酒》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初三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劝慰即将离别的朋友在人生路上要学会坚强的句子是: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2、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思相近,却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意思相反的句子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理解性默写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