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什么是课程? 什么是课程意识? 什么是课程设计?.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意识?什么是课程设计?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课程意识,指对课程的敏感程度,它蕴涵着对课程理论的自我建构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等几方面。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其课程意识的强弱程度直接影响着教改的成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课程意识关注教学目标本身的合理性之外,还关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是否有教育意义。和教学意识相比,教学意识更多地关注教学的技术问题,而课程意识则更多地关注教学的价值问题,即关注人本身,关注教学究竟是为了什么的问题。课程意识意味着“教师即课程”,教师是课程的动态构建者、课程的生成者。一方面,课程意识影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作为教育领域的一种意识形态的“课程哲学”,是教师教育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其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也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2、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3、教科书设计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第四,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第五,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二、一线教师为什么要具有课程意识?课程意识,指对课程的敏感程度,它蕴涵着对课程理论的自我建构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等几方面。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其课程意识的强弱程度直接影响着教改的成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课程意识对于教师的现实意义在于,无论是备课、上课、评课,还是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都要问一问: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要这样教?在哪门课上教?最后,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什么结果和实效?这是实现课程价值与课堂实效的前提与保障。就拿备课来说,不管是“零教案”,还是统一要求的教案,都要切实考虑和回答上面的几个问题,做到“备课程、备方法、备学生。”目前的难点首先在于“备课程”。要从以往的“备教材”转向“备课程”,首先需要具备课程意识。从目前教师的实际状况来看,关键在于扎扎实实地研讨课程标准,并且在备课(包括评课与反思)的时候反复“回到课程标准”,“对照课程标准”。另外,还需要加强不同课程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教某一学段、某一门课的教师

一、什么是课程? 什么是课程意识? 什么是课程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angwei2201
  • 文件大小74 KB
  • 时间2020-10-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