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社交习俗.ppt中国南方民族志侗族的社交习俗指导教师:杨筑慧小组成员:黄雪燕苏欣***乡客是以一个寨为组织的,人员的多少依寨的大小而定。参加的人员有老人,有青少年,但女性只限青年姑娘。*乡客的第一人为乡客之首,侗语称“耶头(yeekdone)”,头包一丈多长的青布围巾,上插鸡尾(鸡毛),并批红色毛毡(风毡),左边腰身挂刀锏,胸怀罗盘。第二位至第五位头客的穿着打扮与第一位头客相同,只是没有刀锏和罗盘。芦笙队员着芦笙服。一般的乡客成员叫“子耶(yeeklax)”,他(她)们都穿着民族的节日盛装,每个人提一个精致的花篮叫“应篮(竹或藤编制)”。花篮里装满各色衣服,并用侗锦手帕盖着。*乡客队伍走寨的整一个过程在不同的时间段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过程乡客快要出发时临近客寨时乡客来到寨门前乡客队伍入住寨款坪第二天ll听讲款第三天ll吃合拢饭乡客出发前乡客快要出发时,芦笙队伍在款坪里吹三支集合曲。人到齐后,围成圆圈,由头客请师傅先敬萨岁,再念咒符。念毕,芦笙队吹起“同去曲”,接着用最小号的芦笙弹塑吹奏“开路曲”,边吹边走,乡客队伍出发。途中,每逢庙宇、寺观都要祭神,意在逢凶化吉。*临近客寨时临近客寨时,全体乡客在寨边围成一个圆圈,第一位头客按照人数多少拿来一束丝毛草,念符打结(一是合身,二是除邪)。念毕,发给每人一根丝毛草,放在口袋内或者插在芦笙上,作为护身物,以避凶邪。发完丝毛草之后,头客带头前走,依次进入村寨,这时不吹芦笙,人不说话,否则认为人会受到邪气侵击而晕倒。*入主寨款坪主寨的人这时已在门寨早早恭候,乡客来到寨门前,要与主寨的人对歌,主寨的人唱拦门歌,主要唱一些欢迎和谦恭之词,乡客要唱开门歌,主要唱一些赞美、尊敬之词。然后还要喝拦门酒,方才进寨。乡客队伍入主寨款坪,要绕坪走三圈,然后头客(耶头)眼看罗盘,站在子午旁位置上,勾起右脚,芦笙队吹起一支“进场”曲。曲毕,主寨的青年男女争相“抢耶”,把客人要到自己家去做客。*听讲款第二天,客人在各户早餐后,集中在款坪里或者公共场地围成圆圈,由头客“讲侗款”。主寨男女老少围在四周,静听“讲款”。每讲完一个段落,听者都同声高呼“是呀”。然后主客寨芦笙队比赛芦笙。晚上,由主寨杀猪款待客人,集体就餐,主客尽情畅饮。第三天早餐,除了主寨集体办酒菜外,各户还各自从家里带来一盘腌肉(鱼)和一壶苦酒,设长桌酒席,主客对座入席,即常说的吃合拢饭。饭后,乡客们手拿芦笙和花篮,在款坪围成圆圈,并相互勾起指头,一起欢唱三支“操劳了”的耶歌,对主人的盛情款待,深表谢意。然后,芦笙队吹起“同去”曲,接着小号芦笙吹“引仁”曲,引领乡客队伍出寨。*吃合拢饭*
侗族社交习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