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返老还童影评.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返老还童》:自然主义史诗! (2009-01-0617:32:19)转载▼标签: 奥斯卡 电影 好莱坞 明星 返老还童 布拉德皮特 凯特布兰切特 史诗时间 娱乐分类: 毒舌非影评家 小毕的个人评分:95分(A) 《返老还童》(TheCuriousCaseofBenjaminButton)与其说是一部魔幻的传记或浪漫的史诗,倒不妨看成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形嘛,就是引发争议的剪辑,不少人指摘影片不停地让回忆与现实交错,大大冲散了往事所凝聚起来的力量;神呢,窃以为就是男主人公本杰明·巴顿的生存状态和处世心态,也就是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本来是无意中想起来的,一查字典却发现不得了,原来这个词本身有很多种解释:它可以是方法论、哲学观、创作倾向、文艺思潮、审美经验……。但我发现,针对《返老还童》想到的这个“自然主义”,其实并不精确属于其中的任何一个概念。 本杰明·巴顿,生下来已经“七老八十”,能多活一天都是医学奇迹。尽管怀抱童心的他也曾承受煎熬,也会无奈地坐在轮椅上远远欣赏街对面嬉戏的“同龄人”。但多亏他的生长环境是一间敬老院,身边每一个生命几乎都是千帆过尽的风前烛火,因此在周围人的眼里并非异类,这才为他继续存活于世创造了客观条件。 不仅如此,老人们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本杰明。本来,从记事起就已经处于将近一无所有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周围人又都在经历一点一滴地失去一切的过程。所以,如果说从主观的角度本杰明早已清楚地了解到什么叫“无”,那么,从老人们身上他学到的则是什么叫“从有到无”或者说“失去”。 因此从“歌唱家”到“钢琴老师”,从黑人小友到艺术家船长,送走了生命中一批又一批的过客,本杰明固然有所感触,却并不像我们那么脆弱、迷恋、难以割舍,谁让生离死别在人生的起始阶段就已经司空见惯了呢?于是也很容易理解他对待身外之物的冷静态度:财富可以轻易变卖或转赠,没有固定的职业与居所,风餐露宿乃家常便饭;就连爱,最终也不过是一张留着“很高兴遇见你”的白纸或一本写满一生一世的密密麻麻的日记。 若《返老还童》仅仅如此,就不止宿命论而且虚无主义了,但是大卫·芬奇导演显然比我们聪明,所以本杰明的生命中还有戴西,一个跟他对照的逆向轨迹。其实戴西的人生才是普遍意义上的人生,随着成长逐渐“从有到无”,芬奇还专门用作为芭蕾舞者的大起大落来强调这个过程的残酷无情。戴西的表现也像所有人一样:拥有时顺理成章,并不感激乃至肆意挥霍(演出之后的疯狂和舞者男友均在此范畴);有朝一日失去了,不仅悲伤而且执着难忘(无论不能容忍本杰明见到突变后的自己,抑或对女儿隐瞒舞者的经历)。 反时间之道而行的本杰明,不仅为戴西带来了爱,更带来了从容。早就见过并且感同身受过“结局”的本杰明告诉戴西,即使没发生那些无法预见的意外,总有一天你还是会失去,……“即使你诅咒,也终究要放手”。 这其实就是导演想告诉大家的吧?而我开头的所谓“自然主义”,正是“返老还童”的本杰明·巴顿在我们这些戴西(凡人)眼中的不凡之处。你可以说他这个极端案例可谓随波逐流、逆来顺受——但是从时间轴的彼岸往回走,把这个“比喻”看得简单一点其实就是种“逆向思维”:如果换个角度,很多想不开的问题、放不下的情绪,都能不回头、不停留、让时光带走。可惜我们这些整天奢望“时光倒流”的人却并不了解,即使真有人“时光倒流”,最终也还是会失去一切。

返老还童影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llw1314
  • 文件大小81 KB
  • 时间2020-10-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