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潘悦余姚四职校
【课题】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基础(机械类)》(第二版)第5章第4节第1课时)
【课时】1课时(45分钟)
【内容简析】
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基础课,在制造、维修、使用常用的机械设备和工程结构时,必须具备力学、材料、机构与机械零件的相关知识,这正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而本章介绍的机械零件的类型、结构、材料、标准以及选择方法,是我们了解机器、正确使用机器所必备的知识。而本节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的相关知识是学习机械设计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螺纹的基本知识,才能进一步学习与螺纹有关的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才能正确使用、维护各种机器,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学情简析】
针对职高学生的特点,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对理论学习普遍缺乏兴趣,但善于观察、喜欢动手操作,尤其是当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时,他们会产生很浓厚的兴趣。故本堂课是以学生为本,贯穿启发式教学方法和实例教学法,在生活实例与课本理论知识之间找到契合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掌握螺纹的主要参数和类型;
掌握螺纹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能力目标:
通过对各种螺纹特点的分析,使学生能了解各种螺纹的使用场合,并能正确选用;
让学生学会收集资料,学会使用标准、规范手册、图表等有关技术资料的方法。
情感目标:
利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思考问题,运用知识、深化知识的能力,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职业岗位技术、形成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各种螺纹的特点,正确选用合适的螺纹
难点:理解各种螺纹的特点,并在实践中正确选用
【重点、难点剖析】
对于培养高级蓝领为目标的中职教育来说,选择与使用螺纹是本节的重点,但是由于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如何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知识、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即根据螺纹的特点来正确选择螺纹,就成为了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及策略】
本节课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探索式教学法,以学生为本,在学生主动搜集资料、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应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相互辩论,再经过总结提炼,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学会观察、学会总结,让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从而有效突破重点与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学法指导】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前指导学生到工厂、实训基地参观,通过网络查找、翻阅书籍等方式收集与螺纹有关的资料,并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螺纹的实例,同时准备好一些与螺纹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可持续发展的学台与资源】
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机房、投影仪
【教学过程】
Ⅰ、(约3’)
导
入
新
课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的热身小游戏,在引入新课的同时,培养学生全神贯注的能力)
一、课前热身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每个同学起立,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组,每个同学伸出你的右手,手心向下平摊,然后伸出左手的食指,把食指放到你左边的同学的右手掌下。我朗读一段文字,当你听到这“螺纹”两个字的时候,就尽量用你的右手掌抓住你下面的手指,同时,你要尽快地从人家的手掌下撤离自己的手指。听明
1-3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