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卷第3期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 0年9月 Journal of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反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森林景区生态规划吴耀宇(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摘要:“反规划”基于尊重自然的思想,关注生态资源雏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将开发控制作为规划的重点,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城市森林景区的开发思路。在“反规划”理念的指导下,城市森林景区的规划与开发将更加重视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而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了景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因此,。反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森林景区生态规划可以作为城市化高速发展背景下平衡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的有效手段,能够构建城市森林景区生态安全格局,促进城市生态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关键词:反规划;城市森林景区;生态规划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10)03—0080—05 城市森林是当代城市生态结构中的重要战略点,在完善城市生态功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城市森林景区规划中,往往照搬传统的旅游规划甚至城市规划,在大刀阔斧进行开发的基调下用一个孤立的景区生态环境规划章节来作陪衬,没有充分考虑城市森林景区独特的景观格局和景观过程, 因而在实践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规划性破坏”的问题。因此,加强城市森林景区的生态规划研究,力争通过规划手段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宝贵的城市森林资源,能够有效地推动城市生态建设和森林生态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对培育生态文明、发展城市生态旅游具有积极的作用。一、城市森林景区的发展与保护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城市化的速度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不断加快。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我国城市数量已从新中国成立前的132个增加到目前的660个,%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空间拓展与城市自然景观维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出现了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挤占自然景观的现象。原先可以起到缓冲作用的森林与城市间的过渡地带被城市建设不断挤占,许多原本位于城市近郊的森林景观逐渐与城市景观直接接壤甚至被城市完全包围,这些森林景观由于受到较强的人为干扰而形成了大面积的生态交错带,改变了原有的森林景观格局,给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实现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森林资源被开发成森林景区,形成了一些全国知名的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区。国家林业局数字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级森林公园2277处,总经营面积1 (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709处,国家级森林旅游区1处, 经营面积1 )。当年共接待游客 ,,分别比上一年度增长11%和18%。据测算,2008年度全国森林公园共带动社会综合旅游收入1 400 收稿日期:2010—03—06 基金项目:江苏省杜会科学基金项目(08ZZD009);江苏省教育厅高校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SJD790032) 作者简介:吴耀宇,男,江苏南京
反规划_视角下的城市森林景区生态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