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脐周注射方法.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脐周注射方法我们医院选择脐周注射的药物主要是低分子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钙(LMWH)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肝素,由普遍肝素解聚而成,皮下注射后能形成有效的血浆肝素浓度,发挥其降低高凝状态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用以预防、治疗静脉血栓栓塞及急性冠脉综合征。传统皮下注射部位选择主要在上臂三角肌外缘,由于这些部位注射范围小,容易形成硬结,同时这些部位皮下组织菲薄针头容易刺入肌肉层,因此,目前临床上选择腹部注射,由于腹部皮下脂肪少,毛细血管相对少;皮下注射面积大,温度恒定,药物吸收快,不受运动的影响,便于操作,特别适宜需卧床的患者。1、注射部位 选择为脐上下5cm左右,10cm范围内(除外脐周1cm),每次按顺序轮流间隔注射,左右交替,2次注射点间距2cm以上,注射时避开皮肤破损处,手术瘢痕及有斑或痣的部位2、排气方法 在皮下注射前常规需排净注射器内空气,以免空气进入皮下。由于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剂量极小(<1ml),按常规方法排气,,药液残留问题突出,如果药物不能充分利用,则达不到满意的临床抗凝效果;同时由于排气不当药液往往从针尖内溢出,附于针头表面,在注射中误伤表皮毛细血管,导致局部皮肤淤斑形成。因此注射前针头向下(空气的密度比液体小,与药液处于同一注射器中会浮于液体之上),把空气弹至药液上方,注射时不再需要排气。注射结束后空气正好填充于针乳头及针头内,用气体代替药液,注射器中无药液残留,使药液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保证注射后针尖无药液沾染,避免了针头损伤表皮毛细血管而引起的局部淤斑形成。3、注射方法 常规消毒后,左右示指拇指以5~6cm距离,捏起患者注射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对于较胖的人,难以提起腹壁脐周上下两侧皮肤形成皱褶,可以提起脐周左右两侧皮肤),呈一皮褶,右手以笔式持针,在皮褶顶部垂直进针,~,以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固定注射器,拇指和示指回抽针栓,无回血后用拇指推动针栓,将药液缓慢注入,垂直拔针,放松皮摺,注射时避免腕部用力,进针过深。由于捏起皮摺高度>12mm,保证针头位于皮下组织内,不易伤及毛细血管,引起局部皮下淤血的概率大大减少。4、按压时间及方法 注射完毕后,拔针以3个手指取无菌棉球按于针眼一般不少于3min,并避免揉搓,力度以皮肤下陷1cm为准。5、用药后观察 对用药超过7d的患者应加强观察。护士在用药期间及每次注射前后均应详细检查患者的局部出血情况及全身各系统有无出血倾向

脐周注射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