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第二节洪昇的洪昇的《《长生殿长生殿》》一、洪昇生一、洪昇生平与创作平与创作洪昇(1645 - 1704 )字昉思,号稗畦, 浙江钱塘人。诗有《稗畦集》《啸月楼集》等。作传奇九种,杂剧一种。今存杂剧《四婵娟》: 《谢道韫咏絮擅诗才》、《卫茂漪簪花传笔阵》《李易安斗茗话幽情》、《管仲姬画竹留清韵》二、二、《《长生殿长生殿》》题材渊源与创作过程题材渊源与创作过程李、杨爱情故事,新旧《唐书》、野史杂记均有载。唐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开启此题材创作的先河,宋乐史《杨太真外传》, 元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白朴《梧桐雨》,明屠隆《彩毫记》、吴世美《惊鸿记》等对《长生殿》均有影响。《长生殿》历时十余年, “三易其稿而始成”。始为《沉香亭》,通过李白遭遇表现作者怀才不遇;后改为《舞霓裳》,增加李泌辅助肃宗中兴,表现对国运兴衰的思考;终成《长生殿》,表现“情缘总归虚幻”的主题。三、三、《《长生殿长生殿》》的思想内容的思想内容(一)展现帝、妃情缘,宣扬李、杨挚爱。作者《例言》说: “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马嵬之变,已违夙誓,而唐人有玉妃归蓬莱仙院,明皇游月宫之说,因合而用之,专写钗盒情缘。”第一出《传概》说: “古今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哪论生和死。笑人间儿女怅缘悭,无情耳。……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二)穿插朝政事件,寄寓垂戒之意。(二)穿插朝政事件,寄寓垂戒之意。《自序》:“古今来逞侈心而穷人欲,祸败随之。”“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围绕李杨爱情的一系列军国朝政事件,生动反映了皇帝昏庸腐败、不理朝政,杨家挟势弄权、酿成祸乱的社会现实,表现出乐极哀来、荒淫误国等“垂戒”之意,寓有深沉的民族意识和兴亡之感。明皇宠爱贵妃, “占了情场,驰了朝纲”,酿成大乱。《弹词》出李龟年“唱不尽兴亡梦幻, 弹不尽悲伤感叹”,同时寄寓了作者心声。(三) “情缘总归虚幻”,点出全剧主旨。《自序》:“双星合作,生忉利天,情缘总归虚幻;清夜闻钟,夫亦可以遽然梦觉矣”。忘我爱情与社会角色的矛盾,使李、杨历尽悲欢离合,终于大彻大悟,跳出爱河情海,在仙境以精神“长生”消解现实“长恨”。“情缘总归虚幻”的主旨除开头《自序》开宗明义之外,终场“永团圆”曲更是卒章显志。( (四四) ) 对忠臣义士的赞美和对对忠臣义士的赞美和对权贵奸佞的揭露和抨击权贵奸佞的揭露和抨击忠臣义士的代表忠臣义士的代表: : 郭子仪郭子仪雷海青雷海青权贵奸佞的典型权贵奸佞的典型: :安禄山安禄山杨日里高官厚禄平日里高官厚禄, ,荫子荫子封妻封妻, ,享荣华享荣华, ,受富贵受富贵, ,哪一件不是朝哪一件不是朝廷恩典廷恩典! !如今却一个个贪生怕死如今却一个个贪生怕死, ,背义背义忘恩忘恩, ,争取投降不迭争取投降不迭. .只图安乐一时只图安乐一时, , 哪顾骂名千古。唉,岂不可羞,岂哪顾骂名千古。唉,岂不可羞,岂不可恨! 不可恨! ””( (《《骂贼骂贼》》) ) 四四《《长生殿长生殿》》与前代同题材作品的与前代同题材作品的不同不同??其一,剧中对其一,剧中对““情情””这一全剧的核心作了充这一全剧的核心作了充分的描写和反复的渲染,并把故事的结局, 分的描写和反复的渲染,并把故事的结局, 写成李杨二人感动天地鬼神,得以共升仙写成李杨二人感动天地鬼神,得以共升仙宫,永久团圆。宫,永久团圆。??其二,在写其二,在写““情情””的同时,用了相当大的篇的同时,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写安史之乱及有关的社会政治情况,因幅写安史之乱及有关的社会政治情况,因此这既是一部浪漫的爱情剧,又具有历史此这既是一部浪漫的爱情剧,又具有历史剧的特色。剧的特色。?淅淅零零,一片凄然心暗惊。遥听隔山隔树,战合风雨,高响低鸣。一点一滴又一声,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迸。对这伤情处,转自忆荒茔。白杨萧瑟雨纵横,此际孤魂凄冷。鬼火光寒,草间湿乱萤。只悔仓皇负了卿,负了卿!我独在人间,委实的不愿生。语娉婷,相将早晚伴幽冥。一恸空山寂,铃声相应,阁道崚嶒,似我回肠恨怎平!( 《武陵花前腔》)
第五章《长生殿》与《桃花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