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一、络舆情的内涵与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大学生对于政治以及社会事务抱有极大的热情,参与性强,并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往往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主张。络的飞速发展以及在高校范围的不断延伸,使大学生的思想交流更加频繁和自由,络已成为大学生思想交流的最重要的载体。大学生借助络表达自身对社会事件的看法、态度和意见,在高校络这一空间内,形成了大学生群体独特的舆情,由此,高校络舆情就是指在高校络这一特定空间内,络舆情主体大学生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各种社会事务、校园事务所持有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其对国家、社会的政治态度,也有对自身利益需求的一种诉求和表达,是要求国家、学校不断改善其现状、情况的一种诉求和意愿的集合。高校学生“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部分,也是源于现实,只是高校学生把表达和传播舆情的场所或渠道搬到互联上。由于互联的一些传播特性,使得络舆情在表达和传播的过程中呈现出一些区别于现实舆情的特点。高校学生是络参与热情高涨、思想活跃的群体,其表现出的络舆情是公众络舆情中重要的一部分,具有一般公众络舆情的如下特点: 1 、表达的自由性与直接性络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除带来无尽的信息资源外,重要的是“它一改传统媒体推出( push )信息的单一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由受众自由的拉出( pull )信息,扩大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自由度,同时使传者和受者的限愈加模糊,为人们提供了发表言论的最大自由。”互联作为完全开放的信息资源库,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信息资源的权利,同时也有直接发表看法、意见和建议的自由。大学生思想活跃,民主意识强烈,在络舆情的表达上往往表现出比其他群体更活跃的思维,高校络空间为大学生自主的选择信息、发表评论提供了平等、自由交流的平台,大学生既可以通过即时通讯、 QQ 聊天等传递信息、与同学沟通感情,也可在校园、校园论坛、博客上自由的发表言论,表达自己的看法、态度和意见。高校络的参与使得大学生的舆情表达更加自由与直接。 2 、表达主体的内隐性与非理性由于络空间是一个与物理空间相对立的虚拟空间,在这一虚拟空间内,大学生摆脱了现实社会诸多伦理道德的束缚,所以极易放纵自己的言行。特别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运行机制的变化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就业困难等, 这些与政治相关或与大学生自身利益联系紧密的社会事件或问题使得一些大学生的心理失衡,容易产生对社会的不满、困惑、焦虑等情绪,而络的匿名性为大学生宣泄情绪、发泄情感提供了最佳的渠道。在络论坛中,一些言辞尖锐、情绪激动甚至相互谩骂、侮辱的络言语和行为时有发生,络舆情表达的匿名性也导致了大学生在舆情表达时的非理性, “舆情实质上就是理性与非理性的混合体。” 3 、影响的扩散性与时效性互联的特性使舆情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扩展面更加广泛。络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使得任何信息一经上,就可以通过络超链接全方位的扩散开来。络的参与使舆情在高校校园甚至全社会的传播成为了可能。“时间是影响舆情价值的重要因素。在传统媒体时代,国内外的一些重大事件、突发事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进行报道和评论后,经过一段时间才有可能在这些传统媒体上看到或听到读者来电、来信一类的言论,且数量有限。在络环境下,舆情
高校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