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疗胸痹心痛证药物: 1、枳实——行气化痰除痞。用于胸阳不振,痰阻气滞之胸痹心痛。 2、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用于寒痰阻滞,胸阳不振之胸闷胸痛。 3、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用于血瘀气滞之胸痹胸闷刺痛。 4、红花——活血祛瘀止痛。用于心脉瘀阻,胸痹心痛。 5、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用于痰浊阻滞,胸阳不振,心痛彻背之胸痹。 2 6、桂枝——温通心阳,活血化瘀。用于心阳不振,瘀血痹阻之胸痹胸痛。 7、川乌——散寒温经止痛。用于寒凝血瘀,肢冷畏寒,胸痹心痛。 8、附子——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心阳衰弱,胸阳痹阻之胸痹心痛。 9、瓜蒌——清热化痰,利气宽胸散结。用于痰浊痹阻,胸阳不通之胸痹。 10、黄芪——补气行滞。用于气虚血瘀,倦怠乏力,胸痹心痛。 3有止痛功效药物: 1、肉桂一温经散寒止痛。用于寒凝血滞,脘腹冷痛,寒湿痹痛, 胸痹心痛,寒疝少腹痛,经闭痛经。 2、木香一行气止痛。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疼痛。 3、乳香一活血止痛。用于瘀血阻滞,跌打损伤疼痛。 4、冰片一清热消肿止痛。用于目赤肿痛,咽喉疼痛。 4 5、甘草一缓急止痛。用于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5 用治便秘的药物 1、大黄——清热泻火,泻下攻积。用于高热烦躁,热结便秘。 2、玄参——滋阴降火,润燥通便。用于热病伤津,肠燥便秘。 3、当归——补血养血,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肠燥便秘。 4、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老年体虚,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肠燥便秘 5、硫黄——补火壮阳通便。用于肾阳衰微,虚冷便秘。 6用治咳喘的药物 1、麻黄——宣肺散寒平喘。用于风寒束表,肺气不宣之胸闷喘咳。 2、细辛——温肺化饮平喘。用于外感风寒,寒饮伏肺,咳嗽气喘。 3、白芥子——温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寒痰壅肺,咳喘胸闷。 4、桑白皮——泻肺平喘。用于肺热咳喘。 5、瓜蒌——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痰热阻肺,气逆喘咳。 6、蛤蚧——补益肺肾,纳气平喘。用于肺肾两虚,肾不纳气之虚喘久嗽 7有调经功效药物: 1、桂枝一温经通脉,散寒止痛。用于血寒瘀滞,月经不调或经闭腹痛。 2、赤芍一清热凉血,祛瘀止痛。用于血热瘀滞,闭经,痛经。 3、香附一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月经不调,痛经, 乳房胀痛。 4、艾叶一温经散寒止痛。用于虚寒性之月经不调,痛经。 8 5、益母草一活血调经。用于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 恶露不尽。 6、当归一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用于血虚、血滞、气血不和、冲任失调之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 9用于心神不宁药物: 1、栀子一清心解郁除烦安神。用于热郁心胸,心烦不安者。 2、茯苓一益心脾,宁心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健忘失眠。 3、朱砂一镇心安神。用于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宁,烦躁不眠。 4、龙骨一镇惊安神,潜纳浮阳。用于阴虚阳亢之心悸失眠,健忘多梦 5、丹参一凉血清心,除烦安神, 养血安神。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烦躁不安者。用于心阴血不足,虚热内扰之心悸、失眠。
中药比较-课件(PPT·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