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较概论第十节体验中西礼仪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为中华传统礼仪正名?比较中西礼仪异同?学习实用的国际礼仪中华传统礼仪?礼:指一种合于道德要求的行为规范;广义上则包括合于道德要求的治国理念和典章制度; ?乐:有道德教化作用的德音雅乐。?声:没有节奏、旋律也没有审美价值的响声; ?音: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与中,故行于声。?乐:内容健康、节奏和谐、纯正感人的音。?礼乐在发展历程中被阶级统治者利用,使儒家礼学日益被边缘化。?正确对待中华传统礼仪礼学经典?《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是后世学者研究礼法,礼义的本原,也是执政者制定礼乐制度的依据。?周礼:作于战国、秦汉之际, 是一部用官制来表达治国方略的书,具有鲜明的理想色彩。?仪礼:我载上古礼仪程式的典籍。是皇室制度的蓝本?礼记:一般认为是孔门弟子各记所闻而成。最晚取得经的地位,但是后来居上,成为礼学大宗。处处投射处人文关怀的光辉(苛政猛于虎) 中国古代礼仪分类?吉礼:指祭祀的礼仪,意在祈求吉祥。?凶礼:包括丧礼和荒礼?军礼:礼乐与征伐,缺一不可。军队的组建管理离不开礼的原则。?宾礼:天子、诸侯接待宾客的礼仪。?嘉礼:饮食、婚冠、宾射、燕飨、贺庆之礼的总称。礼与俗?什么是俗:俗,习也。指人们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从俗到礼:在因俗制礼的原则下,儒家制定并推行了一系列的礼仪(如冠礼、婚礼) ?礼与俗的区别?俗是特定生活圈内的文化,有鲜明的地域性,范围一般不大。?俗是大众层面的文化,主要依靠强大的生活惯性来传承。?俗是一系列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曾经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高度论述过礼与俗的问题。他指出: “在西方语言中没有在“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风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西方只是用风俗之差异来区分文化,似乎文化只是其影响所及地区各种风俗习惯的总和”。?“所谓乡俗、风情、方言只代表某一地区”?“中国人不管来自何方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中西礼仪差异掠影?问候礼仪?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但对西方人的健康表示关心,就不能按中国的传统方式了。一个中国学生得知其美籍教师生病后,会关切地说“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 !(你应该到医院看看) ”。不料,这句体贴的话反而使这位教师很不高兴。因为在这位教师看来,有病看医生这种简单的事情连小孩都知道,用不着任何人来指教。如果就某种小事给人以忠告,那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从而大大伤害其自尊心。?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 “吃饭了吗? ”“到哪儿去? ”“上班呀? ”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 ? ”“Where are you going ?”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 “Hello ! ”“How do yo u do ! ”“Nice day,isn'tit ?”
中西文化比较概论10礼仪-课件(PPT·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