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马克思主义学.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论文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学授课教师:周向军作业论文题目: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学生姓名:___蔡美玉_______________学生学号:___201310822_______________学生专业:__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导师姓名:____黄广友______________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摘要: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有着自身显著的整体性特征。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体系正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最新表达形式。研究这一理论体系就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的观点和方法去探究。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视角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这一根本特征的时代运用,运用整体性的观点和方法展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贯倡导的科学方法。这就既要研究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创造性运用;又要研究其自身内在逻辑结构的整体性。同时,也要注重其特殊性研究的方法,才能更好的把握其整体性。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创造性运用新中国60年的社会发展进程,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更是我们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指导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在这一伟大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1],这一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新阶段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创造性运用成果。马克思思想历程的发展过程是体现了一种整体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上的连续性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一个表现。从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结合的角度分析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18年至1934,这一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酝酿阶段,其代表人物是李大钊。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宣传了马克思主义。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第二阶段是从1935年至1977年,这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全党的确立,并产生毛泽东思想的一个伟大阶段。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至今,是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的重大理论成果阶段。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最新发展成果。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结构的整体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根本依据,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回答三大基本问题的实践创造为基础,通过逻辑的形式,再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及其固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宏伟实践的历史进程,再现了反映这一历史进程的认识过程,从而形成了彼此相互联系、逻辑层次分明的理论框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首先是它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方面而实行各项措施。

马克思主义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