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医案的应用研究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摘要:医案是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经验及学术思想的载体,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数据挖掘技术的兴起,数据挖掘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医药领域,成为发掘与整理中医医案的实用工具。本文从中医药领域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存在问题及对策3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医案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关键词:数据挖掘;中医医案;文献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R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04(2020)02-0141-04 DOI:.1005- ApplicationStudyofDataMiningTechnologyinClinicalMedicalRecordsofTCM ZHONGFang,YANGWei,ZHAOChong,GUOJinglei SchoolofBasicMedicalSciences,Shangha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hanghai201203,China Abstract:,,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withthepurposetoprovidenewresearchideasforthestudyofTCMmedicalrecords. Keywords:datamining;TCMrecords;literatureresearch;review 医案是中医诊疗活动中的真实记录,最能体现古今医家的学术水平[1]。中医医案作为历代中医医家临床诊疗经验的记录,蕴藏着历代医家的医学思想和辨证论治经验,承载着中医知识体系的传承与发展。但由于历代中医医案文献数量众多且文字记载复杂,人工阅读能力有限而机器识别度低,所以整理并挖掘中医病案中隐藏的知识与规律存在着巨大挑战[2]。数据挖掘是统计学与计算机应用科学及背景学科相互交叉的产物[3],为医案的发掘与整理提供了新的方法。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大量隐含在文本中的知识不断被发现,本文就中医医案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述评。 1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未出现之前,医者通过阅读大量医案并进行思考,结合自身医学知识及临床实践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总结研读医案的感悟,包括医家的医案特色及学术思想,最后提炼出按语记录下来,便于医者在临床中运用。如宋代许叔微开创了中医个案专著之先河,其在《伤寒九十论》中先述医案再论述,每个医案后皆载有心得,论述了90种伤寒病证[4]。早期人工整理的中医医案为现代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奠定了数据来源的基础。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不为人知的、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5]。数据挖掘技术融合众多学科的精华,如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统计分析、模别、神经网络和信息检索等[6]。目前,数据挖掘技术主要运用于以下4个方面:一是总结名老中医的用药经验,有效认识名老中医诊治疾病经验,为形成能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和方法的共识打下基础;二是发现最佳配伍,常从用药频数、药症关系、最佳治疗剂量、药对配伍等方面入手,为疗效提高和新药研发打下基础;三是研究疾病辨证规律,研究分析证素辨证体系、症状、病机、病位等;四是针灸取穴规律研究[7]。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基础,在最初的医案分析统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直观地看出频数分布、集中趋势、离散趋势等。薛道金等[8]检索出与中医治疗脑瘤经验及验案相关文献60篇,频数分析认为用药多温性,苦、咸,归肝、脾、肾经,推测脑瘤发病多与痰湿、瘀、虚或肝风有关。徐艳等[9]研究了1949-2015年112位名老中医治疗黄疸医案,结果发现,黄疸病因病机的认识从“湿邪为患”向“瘀血致黄”变化,其治法从以祛湿为先到采用寒温并用及攻补兼施、注重活血化瘀药运用等。部爱贤等[10]收集了10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医案的应用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