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策略的研究.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策略的研究[摘要]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吸引力不足的问题进行剖析和探讨,分析吸引力不足的原因,提出提升高职教育吸引力的相应对策,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182-02 引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完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促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愿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的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仍面临着巨大挑战,存在着一些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从宏观上看,职业教育之所以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吸引力。当前,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坚持就业导向,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当前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一、管理体制问题(一)社会地位低地方政府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对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推进职业教育的措施不够有力。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有偏差,轻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和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客观上看,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相对还比较低,社会保障还比较差,国家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尚不完善,尊重技能型人才的政策尚未完全落实,职业院校毕业生发展空间受到制约。(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据我均教育经费并未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而增长,反之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经费不足直接导致了教学基本实验设施落后,实验资料缺乏。(三)行业依托不足,企业吝于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仍然只是高职院校一厢情愿,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外在压力,不具有与高职院校共同培养人才、发展职业教育的法定责任。大多数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政府和职业院校的事情,校企合作会挤占企业的资源,干扰企业的正常施工生产,不愿意参与。加之企业出于安全考虑,担心发生安全事故,既影响企业的声誉,又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这种理念下,企业将更多的责任推给高职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然而受种种因素限制,培养的人才往往被诟病缺乏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不符合市场实际需求,高技能人才培养似乎陷入两难境地。与此同时,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却在加快,人才储备跟不上导致人才结构失衡。(四)发展不成熟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沟通衔接还很不够,职业院校毕业生继续学习的途径还不够畅通。二、教学质量问题职业院校基础能力薄弱,办学特色不明显,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实习实训条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制度等,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具体体现在: (一)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缺少实践与理论的有机融合理论课学时过多而与现场结合紧密的应用性强的实践课学时较少,这导致了高职生理论知识和实践相互脱节,直接削弱了高职生的社会竞争力。(二)课程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具体体现在知识陈旧、知识面狭窄、前沿性知识所占比重较小,并未体现出职业院校课程应具有的专业特色。如学习体系与工作体系之间存在差距、课程与就业岗位技术要求之间存在差距、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不紧密。(三)授课方式过于单一,师生互动少大多数老师忙于科研或业务性工作,备课时间短,讲授内容不更新,仅采用多

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策略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qpkhvg379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20-10-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