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把握“字理识字”,切实提高识字效益【摘要】识字教学必须遵循汉字规律,而字理就是汉字规律的核心部分。但运用字理识字,必须明确:分析字理是提高识字效率的手段而不是识字的目的;必须顾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否则难以奏效。以字理识字法包打天下,逢字必析字理,是不可取的。笔者在识字教学中“依字而定,依生而定,依文而定”进行字理识字教学,把握好字理识字的度,切实提高识字效益。【关键词】识字;把握;字理;提高;效益小学识字教学的具体要求是读准字音、辨清字形、了解字义,并建立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其中,字形的掌握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评价一种识字方法优劣,“首要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供更多易于联想的线索,更快更牢地识记汉字(佟乐泉语)。”因此,识字教学必须遵循汉字规律,而字理就是汉字规律的核心部分。字理是指汉字因义构形的理据,学术界一般称为构意,即根据词义设计的汉字构形意图。构字的笔画、部件或偏旁,不是任意的,而有其道理和依据,从而以形示义,部分以形示音,音、形、义尤其是形、义之间构成内在、有机的联系。这是汉字最主要的特征。字理识字教学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运用汉字基础知识和规律去推断、发现、联想、类比,进而掌握新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帮助学生突破“字形”这个难关,提高学习效率和识字能力。同时,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以达到小语新大纲中提出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的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发现,有一些教师把字理当成了包打天下的法宝,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讲析字理,为字理而字理,使得识字教学变成“说文解字”课,变成“文字历史溯源”课,使得识字教学高耗低效。教学的效益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按照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如何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效益,同样是是我们在运用字理进行识字教学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辨证地说,任何一种识字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劣。以字理识字法包打天下,逢字必析字理,是不可取的。那种投入大于产出,有投入无产出的字理讲析,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舍弃。笔者认为,讲析字理必须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合理把握字理识字的度,才能不断提高识字效益。 ,以形示义。不少字音形义联系紧密,分析字理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而有些字随着汉字的演变,音形义均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音形义已失去了联系。如“厚”,本无“厂”,后来才加上,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是山陵之厚,引申为与“薄”相对之意,再引申为重视等。如今该字已看不出形与义的联系,如果一一讲清演化过程,对记住字形没有帮助,不仅耗费了时间,事倍功半,而且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教师在选择教法时,考虑所要教学的汉字是否适合分析字理,就成为不可或缺的前提。全国字理识字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黄亢美老师在《如何依据汉字特点教学系列谈(一)——字理+心理=合理》一文中谈到:汉字的构成一般来说是先有象形,尔后派生出指事、会意、形声乃至假借和转注。据此可知,独体的象形字具有极强的组构功能,教好象形字对稍后学习的指事字特别是合体的会意和形声字是十分重要的,将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较好地形成小学生自能识字的能力,因此,必须教好构字率强的基本字。笔者在识
合理把握“字理识字”,切实提高识字效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