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摘要】作文难教,作文难写,这是长期困扰着语文教学的大难题。农村语文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相当突出。作文是语文的一大板块,是语文科的关键所在。如何让作文绽放它独特的乐趣,这是今后作文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如何让学生在开心欢乐中写作文,提高作文水平,培养写作兴趣,养成勤奋练笔的好习惯,这是迈向作文成功之路的第一步。本人根据新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新理念,针对现行中学生的写作实际,总结作文教学的困惑,以及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困惑;对策当今的中学生,十之八九害怕写作。要他们写一篇作文,仿佛要他们到天上摘一颗星星,难乎其难。那种会笔下生花,写起作文来如行云流水,且能把写作当乐趣的学生只是凤毛麟角。“欲说写作好困惑”的现象恐怕相当普遍。困惑一:写作与现实生活的断轨毫无疑问,写作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要有敏锐的观察生活的能力。一个生活安逸、经历平平的人;一个麻木冷漠,没有激情的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遗憾的是,当今的中学生,他们的生活大都单调而乏味:每天都是宿舍——教室——食堂的。因此,写起作文来,内容枯燥,千人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样,写作和生活断轨,如何能更好的积累写作素材,又如何能写出好文章? 困惑二:写作与课文内容脱节我们不敢说现行的语文书的篇目选得不好,平心而论,现行的语文书,其篇目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特别是那些名家名篇,更是篇篇精美,令人赞叹不已。然而遗憾的是,那些精美绝伦的文章,犹如架上的葡萄,可望而不可及。尽管它们都是玉露甘泉,却离我们的学生太远了,解不了他们的近渴。因此,任何一个语文教师,只要他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课文的态度是:你写得确实好,我实在学不来。叶圣陶老先生曾有“课文就是例子”的主张,但这个“例子”难以举一反三,语文课的“例子”永远只是“例子”,使人感到深深的遗憾和长久的困惑。困惑三:写作与批阅的矛盾写作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写作需要自己努力去写,也需要教师认真的批阅。有时一句精妙的评语,会象一座明亮的灯塔,使学生感到豁然开朗;有时一处恰当的改动,又会象巨石投湖,在学生的心里激起难以消失的涟漪。然而作文还是要写的,写作教学也还是要坚持下去的。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怨天尤人、唉声叹气是无益于事的,关键在于如何带领学生走出困境,闯出一条血路,走向写好文章的彼岸。对策一、要做好思想和材料准备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思想和材料贫乏是作文常见的毛病。有些同学平时聊天言不及义,临到作文,对于正经事拿不出个像样的看法。还有的内容空洞干巴。因此,在写作文准备阶段,应当充实自己的思想和材料。可以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指导下,从报刊上选一些具体生动的短文(杂文、漫谈、短评等),认真读一读,选文不必多,但要照顾不同类型。要把别人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把别人用过的材料变成自己能用的材料。平时作文,如果想到某个材料,记不清,可以查一查。考试作文所使用的材料都必须记在脑子里。记什么呢?对某一精辟论述的准确表述,来自当前报刊和现实生活的生动事例,传说、寓言和前人的故事,名言警句,重要数据,等等。没有准确的记忆,就写不出这样有力的证据来。在搜集、记忆材料的同时,还要注意挖掘材料的多种含义。每一分材料,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意义。善于使用材料的人,一个材料可以派很多用场。为了充分开发材料的含义,可以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平时全班
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