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克和千克的认识新版资料.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克和千克认识》教学设计长征小学老师周元彬一、课标相关要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数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经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基于这种要求,在本内容教学中力图表现以下思绪:,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教材展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知识,它所创设情境有些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尤其对于我们农村学生,所以这就要讨老师吃透教材编写意图,发明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学生熟悉生活情境,找准“知识最近生长区”,诱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做数学”机会。传统教学中,知识形成过程是由老师讲,老师讲授替换了学生操作和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形成过程。在本节课中,我要充足地给学生提供“做数学”机会,让学生主动、主动地去构建知识。学生经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活动,形成克和千克表象认识,然后又充足地去掂量、去感受,逐步发展到用秤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重量。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克和千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5—88页内容,是学生对质量单位初步尝试,学好本节知识将为深入学习“吨”打下基础。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和已经有知识体验是新课程关键理念之一。所以,教材从学生熟悉生活场景引入——在超市购物,使学生感受物品有轻重之分。同时,要知道物品轻重:不仅从商品包装标市上可知道;更关键是知道能够用秤称,用克和千克来作它们质量单位。接着,经过多个方法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观念。首先是经过实例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表象,辅之和学生联络自己生活实际举部分生活中实例进行补充;然后在认识多种秤基础上,给学生提供称量机会,充实学生实际称量经验和巩固质量观念。最终,在学生建立大量感性认识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并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能力,这么安排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形成质量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初步培养估量物品质量能力。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现象,培养在生活中学习和利用数学意识。(三)教学关键和难点教学关键: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四)课型、课时设计课型:新讲课课时:一课时三、:教学课件、若干枚2分硬币、盘秤4台、天平一架、、曲别针、黄豆若干;500克食盐2袋、1千克洗衣粉4袋等。学生准备学含有:多种水果、日用具若干;2分硬币若干枚、玉米和黄豆等。,和对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我在教学中采取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诱思探究等方法。这么教法既突出老师主导作用,又充足发挥学生主体性。为了愈加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表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法,在学法上采取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个形式活动,让学生主动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中感悟新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知识,而且质量单位不象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

克和千克的认识新版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犹药也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20-11-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