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电站质量评估技术规范介绍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太阳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质量检测中心2014年10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汽内容介绍光伏电站检测必要性现有光伏电站检测标准归纳三、并网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技术规范四、光伏检测中心制定的技术规范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汽、并网光伏电站检测的必要性在建电站规模和数量(装机容量)逐年增加电站商业化市场需求:由科研、政府示范、国家项目支撑等性质向商业化电站转化,需要完备可靠的电站质量评估作为依据和支撑;(针对电站商业化:电站质量评估,包含效率分析、发电量预估等,为电站股权融资、产权交易、保险等提供质量担保等)业主对电站运行维护和质量评估、运维方法改进。股权)←融质量评估丿(财时务光伏电站分析产权交易保险准确完善的检测—质量评估依据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汽、并网光伏电站检测的必要性为光伏电站后续改进提供数据依据和技术支撑电站设计■设备选型质量控制运维方法改进■电站效率分析电站整体检测标准欠缺:针对电站的组成部件,如组件、平衡部件等已建立了相关的检测标准,可做到较好的质量管控;而针对最终系统一光伏电站,缺乏统一有效的检测标准,确保电站的质量管理和评估。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汽、光伏电站检测标准归纳■GB/T20513-2006(IEC61724-2014)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GB/T19964-201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29319-2012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GB/T50797-2012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T18210-2000(IEC61829-2014)晶体硅光伏(PV)方阵I-V特性的现场测量IEC62446:2014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文件、CA/CTS0004-2010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工程验收基本要求■NBT32004-2013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汽、光伏电站检测标准归纳■美国能源基金会支持的项目成立了大型光伏电站标准化体系研究课题组并网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技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规范(征求意见稿)并网光伏电站性能监测与质量评估技术规范■Power并网光伏电站现场测试和评价技术规范增加了能效分析和组件实验室测试0Y-2*X发有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汽三、:规定了并网光伏电站性能监测和质量评估相关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判定原则。适用于地面安装的并网光伏电站,、处理和存储气象环境参数太阳辐照度:辐照度传感器的光谱范围:300~3000nm,测量范围:02000W/m2,测量精度:≤±5%;采样周期:5秒,辐射量存储周期:5分钟平均值;辐射量输出报表数据应至少包括:小时辐射量,日辐射量,月辐射量和年辐射量。环境温度:测量范围:-40℃~80℃,测量精度:≤±1℃。采样周期5秒,存储周期为5分钟平均值;环境温度输出报表数据至少包括:小时温度值,每日最高、最低和平均温度,每月最高、最低和平均温度,每年最高最低和平均温度。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汽三、并网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技术规范光伏组件温度和电池结温:测量范围:-40℃~80℃,测量精度:≤±1℃。采样周期5秒,存储周期为5分钟平均值。光伏电池结温T。要比实测组件温度高1-3度,一般按照高2度处理。只需要工作时段(光伏电站从发电到停止发电的时段)结温:小时值,每日最高、最低和平均值,每月最高、最低和平均值,每年最高、最低和平均值风速/风向测量:风速检测范围:0~35m/s,风速检测精度:±.;风向检测范围:0~360°,风向检测精度:≤±5°。采样周期5秒存储周期为5分钟平均值。输出报表数据至少包括:小时平均风速/风向每日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每月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每年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汽三、并网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技术规范电气参数直流电压、电流和功率:检测精度:≤±%交流电压、电流和功率:检测精度:≤±%。采样周期5秒,数据存储周期为5分钟平均值。输出报表数据至少应包括小时发电量、日发电量、月发电量和年发电量。■电能质量和功率因数:在并网计费点应设置电能质量(电压偏离、频率偏移、谐波和闪变、三相不平衡等)和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的实时监测。采样周期5秒,数据存储周期为5分钟平均值。预留测试基准■光伏组件功率基准:对于新建光伏电站,应对不同类型的组件各选取2块作为功率基准,安装时预留该组件的标准测试条件下的-V特性和电气参数(Voc,Isc,Vm,m,Pm,a,β,8,NOCT)。组件功率衰降测试的参考值为
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电站质量评估技术规范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