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对诗律术语。近诗体对仗中的一种。它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与工对相对而言。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 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 即可构成对仗。这样的对仗, 一般称之为“宽对”。宽对要比邻对的要求再宽一些。如一般以名词对名词、以形容词对形容词便可以。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 轻裘肥马谢儿曹”便是宽对。如「饮马雨惊水,穿花露滴衣。」 1、平仄方面放宽: 汉字的平声为平声外, 其它上、去、入皆为仄声。上下联的字词, 要求平仄相对, 只有平仄交替使用, 读起来才抑扬顿挫、铿锵有致。七言联律与七言律诗中的两副对偶句一样,有时为避免因韵害义的现象,可以“一、三、五(字)不论,二、四、六(字)分明。”这里所说的“不论”,即指平仄从宽;而“分明”,即指平仄从严。有时在不“因词害意、因韵害义”的情况下,对“二、四、六”(字) 的个别平仄还可放宽一点, 但不宜过宽。 2 、词性方面放宽: 对联的词句应要词性相同,即实词中的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 虚词中的副词对副词, 介词对介词, 连词对连词, 助词对助词, 叹词对叹词。在实际运用中,为达到特定、特殊的联意、内容的相对统一性,可在词性方面容宽,如以形容词对动词,副词对助词等。但也不宜太滥太宽。追求工对不嫌宽对允许自由对收藏本文分享读了陈东成同志︽我的对联格律观︾获益匪浅他的主要观点是对联的节奏点应根据语意节奏来定音步可大也可小这样比律诗的声律节奏灵活得多我想这对所有楹联家来说是都会赞同的不过对不懂对联的青少年来说这条平仄绳索松是松了一点但还没有完全解脱因此我提出﹃追求工对不嫌宽对允许自由对﹄的主张诗有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自由诗︶之分对联分为工对宽对自由对亦无不可何况它已客观存在了现在只是如何划分的问题宽对具体表现有以下三点一词类不相同但词组结构相同如春风得意百花艳政策归心万户欢上联﹃艳﹄是形容词下联﹃欢﹄是动词词类不同但﹃百花艳﹄与﹃万户欢﹄都是主谓结构可以算宽对二词组结构不相同但词类相同如练功可却心头名对韵能开笔底花上联﹃练功﹄是动宾结构下联﹃对韵﹄是偏正结构词组结构不同但从字面上来看﹃对﹄可当作动词与﹃练﹄相对三联语中间平仄失替或失对联语中间平仄失替或失对如愿作春蚕丝未尽吐未止甘当黄牛日不落走不停此联有两个分句尾字平仄失对只能算宽对自由对比宽对更宽可以同字...... ( 本文共计 1页)[ 继续阅读本文] 楹联的“宽对”楹联的“工对”, 要求上联与下联要对仗工稳、严谨, 完全符合楹联的格律。比如不仅对仗的词词性要相同,还要属于同一小类,如传统的诗词创作中,根据含义吧词划分成 28 小类之多,如天文、时令、地理、宫室、服饰、饮食、文具、文学、器物、植物、动物、人伦、人事等, “天文类”有日、月、星、风、雨、雪等, “时令类”有春、夏、秋、冬、年、月、朝、夕等等;用于工对的向邻近的词也有 20 类之多, “天文类与时令类”有天与夜、雨与晓等等, “天文类与地理类”有云与山、雪与泉等等。又比如上联与下联不能用相同的字对仗。实际上, 撰联时不必限制的那么死, 对于立意、内容好的楹联, 不应求全责备, 因律害义,可以采取“宽对”。“宽对”是针
宽对.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