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玉米播种后的粉籽和烂芽原因与防治措施.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玉米播种后的粉籽和烂芽原因与防治措施摘要:玉米是舟曲县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也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于海拔1400~2200m间,随着近几年来,特殊气候的不断出现,在田间观察发现玉米种子播种后,出现了粉籽和烂芽情形,造成了玉米大田缺苗断垄,一般大田缺苗在8%左右,严重的二阴田达12%,对玉米的产量有较大影响。为此,经过田间调查研究,总结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供农户种植参考。关键词:粉籽;烂芽;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6-0028-01 1 造成玉米播种后的粉籽和烂芽的原因 低温连续的低温对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相关实验表明:在平均10℃的低温情况下,种子的发芽势比对照(平均15℃)%,%。以此可见,低温主要通过延迟出苗的方式作用于玉米种子。其次受低温影响,发芽率显著降低,导致大田的出苗率明显降低。播种量不当或因抢墒而过早进行覆膜抢种,若遇春寒低温或长时间干旱缺墒便造成发芽缓慢,引发种子发霉或烂芽现象。 高湿播种后遇到了连阴雨天,土壤含水量过高,种子长时间处于水浸状态。一方面种子呼吸代谢缓慢,影响出苗;另一面,种子由于吸胀速度过快,使细胞内部一些分子,如可溶性糖、氨基酸、低分子蛋白肽链、有机酸和无机离子等向外渗透加剧,使种子发芽成苗能力下降,便造成吸胀损伤。挖扒出发芽种子后,多见种皮破裂并受菌类感染而发霉腐烂。 播种深度不当要根据玉米播种时的墒情及土壤质地种类,掌握适宜的深度操作,播种种籽过深,就会出现缺氧而引起闷种死芽,即使长出幼苗,也因地中茎过长,胚乳养分消耗过多而生长瘦弱,不易成活;播种过浅,若遇干旱或土壤墒情差,种子吸收不到足够的水分,使已萌动的种子出现“芽干”。 药害使用封闭除草剂后若遇雨,使萌发的种芽因受药害抑制生长造成了烂芽。如使用残留期较长的除草剂也会使萌发的种芽发生药害,造成腐烂现象。 土壤结构不良土壤经深耕镇压覆膜后,若遇雨水就会形成板结,这种硬土块透水性差,土壤微粒结构紧凑,造成种子因吸水吸氧困难而使芽鞘不能穿破土层,种籽发芽困难或不出苗。 地下害虫播种后种籽被地下害虫啮食破坏,这种状况在墒情不足的土壤和绿肥茬田种植的玉米更为严重。危害玉米的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地老虎和蝼蛄等。 种子质量问题部分农民所购的是劣质种,陈种,种子自身发芽率不高,活力和发芽势不强,土壤和气候条件稍有不当就出现了粉籽、霉变和烂芽不出苗的情况。 化肥使用不当长期重复使用单一化肥,使土壤易形成板结,破坏了土壤微粒结构。施肥过大造成烂芽、畸形苗、烂根。播种时种子和种肥所施太近,若遇雨天,使种子萌发时被挥发的肥料侵蚀,造成了粉籽烂籽。 2 玉米种子粉籽,烂芽的防治措施 掌握宜播期选择适当的时间播种,合理的安排季节,不盲目抢早,根据本地自然、生产规律适时播种。旱地、半山和高半山(1400~2200m)要及时抢墒覆膜下种。土壤湿度过大,可适当延后,在合理的墒情下播种。播种深度为5~10

玉米播种后的粉籽和烂芽原因与防治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qpkhvg379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