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日记16080一位乡村老师的打工日记(一)作者:河南省博爱县孝敬镇坞庄学校杜满堂 编者按:诚如作者如说,近十几年来,不少学生逃学、厌学、辍学,且辍学率居高不下(每届最高锋达三分之一左右),而大部分的学生,又把打工赚钱作为缀学后的终极目标,在学生的想象中,打工赚钱凭得全是胆量和力气。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的乡村老师,两年前,河南省博爱县孝敬镇坞庄学校杜满堂,对于自己儿子高中缀学到福建打工的要求,怎样的说服教育都显得苍白无力。为了更好地对厌学、并准备辍学的学生进行更有力的说服教育,2008年7月,年过半百的杜满堂决心到山东做一次打工体验,并在繁重的打工之余,写下几十篇感人至深的打工日记。看了父亲的打工日记,在福建打工的儿子回来了,如今又走进了焦作建筑经济的教室,听了杜满堂在孝敬镇多所学校所作的打工报告,许多学生放弃了缀学打算。春节回家,当我听说了这件事后,要来了作者的打工日记。即日起,将在本论坛连载。欢迎广大网友踊跃发表自己的读后感悟。杜满堂打工日记连载01(7月12日,阴,难)针对近十几年来,不少学生不学、逃学、厌学、辍学,且辍学率居高不下(每届最高锋达三分之一左右),辍学后把打工作为一生归宿这个现状。处理完一年级和初一招生的具体事务后,准备去山东沿海体验一下打工生活,于是7月12日9点到月山,登上了月山——新乡东去的列车,出门前做了种种准备,包括把全国通用的邮政储蓄的工资卡也随身携带在身上,以防万一,怕万一找不到工作又没有了回程路费回不来;怕万一找到工作后不能干又没钱了回不来;怕找到工作后,最后开资时老板跑了,不见面了回不来;怕开学时间到了老板不算帐,我不回来又不行等等,到那时自己掏腰包打工资回来。那么,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呢?听天由命吧!抓个鲤鱼吃一顿,抓个螃蠏钳一下,我抓到的将是什么呢?当时心里没有底。当晚11点左右到了新乡,为了解回程的车次和时间,出站看了一下,没想到一出站,进不去了,需要先买票,后进站,而开往山东的列车车票,我排长队等了很长时间到售票口时,票已售完,问:“什么时候有?”答:“明天晚上”,这时,天下起了暴雨,火车站的汽车也没有了,离汽车站又远,就是不远,再赶到汽车站也不一定有往山东的车,后来想方设法、费尽周折弄了一张站台票进了站,又费尽周折挤上了开往山东兖州的列车。到车站后不敢出站,直接转车到泰安,游了泰山,到烟台后又看了蓬莱阁,当时没有游玩的心情,怎样也激动不起来,倒是民国时山东军阀张宗昌的两首打油诗更叫人感兴趣。在泰山他写道:“远望泰山黑呼呼,上边细来下边粗,有朝一日翻过来,下边细来上边粗。”他还能把泰山翻过来,关于蓬莱阁,他写道:“威威蓬莱阁,妈的真不错,神仙在此住,老子也住过!”活画了一个反动军阀的粗鲁性格。路上误了两天,于16号到了目的地,山东荣城某镇某村,当晚见了小老板,一个37岁的固定资产达1000万的千万富翁。老板一见我,很不高兴,脸一拉,眼一瞪,问我:“多大年龄?”答:“49岁。”问:“这么大年龄了,能干活吗?”我说:“试试吧,不能干我自己走人,又不让你掏路费!”老板又瞪了我几眼,走了。很不满意,其实49岁还是我少报了几岁。(打工日记连载01) 杜满堂打工日记连载02(7月17号,晴最高温度36℃,晒)前三天任务是在院子里帮打井队打井、竖铁架、挖坑,坑十分难挖,虽是沙土地,但沙是大砂粒,由很多碎石组成,锄有一尺多长,镐像小箥箕,一会儿工夫,腰开始疼,胳膊开始酸,7月17日还是一年中最热的大暑天气,头顶上火盆一样的太阳热辣辣得照着,附近连个草帽也买不到,一会儿工夫,衣服就湿透了,贴在身上,很不好受,偏偏那几天一丝风也没有,海边多风,那几天的风也不知道躲藏到哪里去了,更叫人受不了的是一会工夫,二老板来了,喊道:“快干!快干!再快点”一会儿工夫,老爷子(老板父亲)过来了:“你就是昨天刚到的,干一个多月?”我说:“是!”“我们这要长工,不要短工,手熟了,走了,怎么能行?”一会工夫,又来了:“多大年龄?”我答:“49岁”“这么大年龄,能坚持下来?”身体吃不消尚在其次,精神上时时弄得人很紧张,更叫人受不了,好在不是长干,只干三天,三天后,进车间应该好点吧!。(打工日记连载02) 杜满堂打工日记连载03(7月19号,吃)中午一直是大介疙瘩加馒头,中午有米饭,但往往蒸不熟,有面条,但每顿都要放冷水里泡一下,再捞出(可能是为了节省吃饭的时间),这么往冷水里一泡,什么味也没有了。清水捞面条、白白的,也没有酱油、醋,更没有卤,可以打一份菜,但菜是辣的(估计是控制工人吃菜的数量,因为辣而不能多吃)难以下咽,晚上连汤也没有,就是领个馍,打份菜,也没有开水,有人冷水(自来水)泡馍,就是一顿饭,19号连续一天一夜没有睡,20号清早、中午吃完饭仍不让睡,一气干到后半夜两点半,算了一下,连轴转干了近40个小时,
打工日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