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菌-药物间的相互关系抗菌药物选择的概念医学微生物学(1)细菌细胞和动物细胞(2)微生物大小(3)临床上重要的革兰阳性和阴性菌(4)细菌形状(5)细菌生长曲线(6)感染和感染性疾病(7)呼吸道感染4. 抗菌药物(1)化学疗法,消毒剂等(2)杀菌剂和抑菌剂(3)药物敏感性试验(4)MIC(最低抑菌浓度)(5)头孢泊肟对多种临床分离菌株的MIC80(6)MBC(最低杀菌浓度) (7)青霉素类(8)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9)头孢类 (10)碳青霉烯类,青霉烯类, (11)氨基糖苷类 (12)大环内酯类 (13)多肽类,林可酰胺类,磷霉素 (14)四环素类 (15)羟基吡啶羧酸类,氟喹诺酮类 (16)氯霉素类,抗真菌药 (17)抗菌药物的开发历程 (18)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19)给药途径、药物分布、排泄 (20)口服头孢菌素—头孢泊肟酯(搏拿片)的药代动力学 (21)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22)联合用药5. 问题和答案‥‥‥‥‥‥1 ‥‥‥‥‥‥‥‥‥‥‥‥2 ‥‥‥‥‥‥‥‥‥3‥‥‥‥‥‥‥‥‥4‥‥‥5‥‥‥‥‥‥‥‥‥‥‥‥‥‥6‥‥‥‥‥‥‥‥‥‥‥7‥‥‥‥‥‥‥‥8‥‥‥‥‥‥‥‥‥‥‥‥9 ‥‥‥‥‥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30‥‥‥‥‥‥‥‥‥‥‥‥31‥‥‥‥‥‥‥‥‥‥‥‥‥32目录宿主(患者)致病菌药物(抗菌药物)・ 年龄、性别・ 感染部位・ 感染严重程度・ 并发症・ 基础性疾病・ 有无过敏・ 有无肾功能损害・ 有无手术・ -致病菌-药物间的相互关系・ 致病菌种类(革兰阳性或阴性菌、需氧或厌氧菌、真菌等)・ 对现有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单一或混合感染・ 抗菌活性和抗菌谱 (杀菌剂或抑菌剂、窄谱或广谱)・ 给药途径(口服、肌注、静注、局部给药等)・ 剂型(片剂、针剂、粒剂、糖浆等)・ ADME*,ADR**ADME: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R:不良反应***社区获得性肺炎适当的给药途径抗菌活性对靶组织、器官的渗透性良好社区获得性肺炎耐药率低病原微生物・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支原体・ 流感病毒・ ・ 肺炎衣原体・ 卡他莫拉菌(以前称为卡他布兰汉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革兰阴性杆菌(如肺炎克雷伯菌)细菌细胞(原核细胞)鞭毛菌毛中间体细胞膜核糖体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动物细胞(真核细胞)(1)细菌细胞和动物细胞☜×1~3µm5~14µm300~1000nm30~300nm7µµµm13~25µm300~600µm细菌真菌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苍白密螺旋体金葡菌大肠埃希菌红细胞白细胞原生动物白色念珠菌阴道毛滴虫沙雷菌属支原体30µm大小5~9µ×5~14µ2~4µ单位:1µm(微米)=1/1000mm1nm(纳米)=1/1000µm1A(埃)=1/(2)微生物大小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无乳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粪肠球菌(以前称粪链球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炭疽杆菌结核分支杆菌非典型分枝杆菌消化链球菌属消化球菌属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难辨梭菌产气荚膜杆菌痤疮丙酸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卡他莫拉菌(以前称为卡他布兰汉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伤寒沙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粘质沙雷菌枸橼酸菌属雷氏普罗威登菌(以前称为雷氏变形菌)摩氏摩根菌(以前称摩氏变形杆菌)(3)临床上重要的革兰阳性和阴性菌革兰阳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化脓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以前称为粪链球菌)革兰阴性球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伤寒沙门菌宋内志贺菌肺炎克雷伯菌粘质沙雷菌普通变形
抗菌治疗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