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新课程教学中的课堂“控制”_美术论文美术新课程教学中的课堂“控制”_美术论文_范文先生网
美术新课程教学中的课堂“控制”
目前,在全面推进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大部分美术老师都面对一种困惑,那就是如何控制和调节课堂。既要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兴趣,促进课堂教学的热烈气氛,使广大学生能在宽松、愉快的情境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获得审美享受和愉悦;同时,又要把握好课堂的教学环节,实施教学目标,控制学生的情绪,防止“混乱”局面及失控现象的发生。
一、美术新课程教学与“教学控制”的关系
美术新课程主张以人为本,张扬学生个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而这些教学思想要贯穿于平时教学实践中,美术教师除了要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外,更重要的是能创设一种良好的、令人振奋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参与学习的兴奋点,变“要学生学习”为“学生自己想学习”,使学生充分体验艺术学习的乐趣,让他们既获得审美愉悦,同时也能提高艺术创造能力。因此,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控制就成了当前教改的争议之一:例如有些老师认为新课程就是应该充分发扬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为主,教师退居幕后,对课堂不要干涉,任其自由发展,结果课堂气氛虽然热热闹闹但显得有些混乱,导致教师无法“控制”课堂;还有的老师因为害怕学生的活跃而担心课堂纪律,在教学中处处干预和设防,教学中机械、生硬地处理有关问题,这样既束缚了学生参与艺术学习的主动性性和趣味性,又使课堂气氛过于严肃、死板,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控制问题有关。
那么,是不是像有的老师所认为的那样,新课程教学就不要教学控制,或者认为新课程教学就应该强化教学控制呢?我个人认为,这些认识和理解都有局限性和肤浅性,新课程教学虽然非常需要教学控制,但教学控制的目的并不是操纵和约束学生的学习,而是对它进行有效的调节和引导,使课堂教学有序化,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比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王国,他们容易在那里持续逗留,教师就要密切关注学生在教学场景里是否掉队和迷路,不能因为害怕出现这种情况而让学生一直紧跟自己。另外,教师也不应直接纠正学生错误的学习行为和创作方法,而应通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让他们自己去改正不合理的行为;教师也不应直接要求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而是通过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让他们自然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师不要直接去要求学生去实现某个目标,但暗中却给他们搭支架,给予提示和引导,让学生品尝到成功完成任务的喜悦。在这里教学控制已改变了传统的约束和管教的核心内涵,以一种间接和委婉的方式起作用。
二、美术新课程教学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控制”
创设丰富感人的教学情境是非常复杂的,那么在动态多变的教学情境里,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控制呢?那就是必须依据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思想来设计,体现引导性的发展性原则。
1.“教学控制”应关注什么?
究竟需要对哪些方面进行“控制”呢?这涉及到教学控制的内容,即对学生主体性探究能力的发展,教学控制要促使学生愿意学习、主动探究,在实践中获得学习情感的升化。所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心愿是有效教学控制的第一步。但是,学习心向的养成不能停留在学生初始的个人兴趣与心愿的水平上,因为这时他们的兴趣和心愿并不稳定,关注的内容也相对狭窄。所以,教学
美术新课程教学中的课堂“控制” 美术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