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pptx学 海 无 涯
编号:1—1
0
教研室主任签字:王亚君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课题名称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1-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1. 知道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2.知道两种杂质半导体的形成、特点 3.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4.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安全及就业观的引导。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两种杂质半导体的形成、特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题类型 课的结构
PN 结的形成及其特性
讲练法 新授课
组织教学→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小结
→作业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学活动
时间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考勤,教师组织学生做好上课准备 课前教育:
1、本课程的性质与本专业的联系
2、课堂要求:学习态度;出勤要求
作业要求
3、学时分配:理论;实验
按导电能力物质的分类有几种
§1-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一、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1、半导体的特点
热敏性,光敏性,掺杂性
2、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有两种导电粒子:自由电子和空穴
教师环视学生 集中学生注意 力
教师叙述
10 分钟
15 分钟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学活动
时间
讲授新课
二、N 型和 P 型半导体
学 海 无 涯
练 习
讲授新课
1、N 型半导体的形成及特点
形成: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五价元 素磷
特点:自由电子多、空穴少
2、P 型半导体的形成及特点
形成: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三价元 素硼
特点:自由电子少、空穴多
1、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是( ) 和( )。
2、N 型半导体的多数载流子是( )、 少数栽流子是( )。
3、N 型和 P 型半导体的电中性
N 型半导体的结构 P 型半导体的结构 三、PN 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1、PN 结的形成
1)扩散运动:物质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 度低的地方的运动 2)漂移运动:载流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 发生的移动
3)PN 结的形成
扩散运动和漂移运动达到动态平衡时 形成的空间电荷区即是 PN 结。空间电荷 区也叫阻挡层、耗尽层
2、PN 结的特点
PN 结正偏时,电阻小导通,PN 结反 偏时,电阻大截止。
教师板书,
学生听述 并记录笔 记
学生自己 完成
学生听述 并思考,总 结 PN 结的
形成 及特 点
板书
15 分钟
5 分钟
30 分钟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学活动
时 间
1
2
学 海 无 涯
练 习
小 结
作 业
PN 结又叫( )层、( ) 层,也叫空间电荷区
半导体中传导电流的载流子是( )。
A 电子 B 空穴 C 电子和空穴 D 离子
PN 结形成后, 它的最大特点是具有
( )性。
A:导电 B:绝缘 C:单向导电 D:双向 导电
1、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2、P 型和 N 型半导体的形成及特点
3、PN 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习题册 1-1
找同学 分 析,然后教 师讲解 总 结
教师简单 总结
学生记好 作业
10 分钟
5 分钟
编号:2—1
教研室主任签字:王亚君
授课日期
学 海 无 涯
授课班级
课题名称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1-2 二极管
1、认识二极管的结构和符号
2、记忆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3、注意养成教育,安全、择业观的引导
二极管的符号、伏安特性
教学难点
二极管的符号、伏安特性
教学方法 课题类型 课的结构
讲练法 新授课
组织教学→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小结
→作业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学活动
时间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考勤,教师组织学生做好上课准备 课前教育:
1、PN 结的形成
2、PN 结的特点
PN 结有什么用途
§1-2 二极管
一、二极管的结构、符号和类型
1、结构和符号
结构:一个 PN 结、两个电极(阳极、 阴极)
符号:
教师环视学生 集中学生注意 力
学生回答
教师叙述
10 分钟
15 分钟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学活动
时间
讲授新课
2、类型
点接触型:PN 结面积小,结电容小,常用于高 频、检波
面接触型:PN 结面积大,结电容大,常用于整
教师板书, 学生听述 并记录笔
15 分钟
3
学 海 无 涯
流
平面型:PN 结面积较小时,结电容小,可用于 脉冲数字电路、PN 结面积较大时, 通过的电 流较大,可用于大功率整流。
3、型号
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