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的_时间_空间_思想与_仁_的伦理学.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 17卷第 1期 2006年 2月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TongjiUniversityJournalSocialScienceSection 收稿日期:2005 11 05 作者简介:柯小刚(1973 ),男,湖北大冶人,哲学博士,同济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系副教授①本文获同济大学文科发展基金资助。②在法国一共发生过“三波”(threewaves )讨论,详细原委参见 TomRockmore, OnHeidegger’ sNazismandPhi2 losophy,Berkeley/LosAngeles/London: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7,-281. 海德格尔的“时间-空间”思想与“仁”的伦理学①柯小刚(同济大学文法学院,上海 200092 ) 摘要:海德格尔的时间-空间思想是一种形而上学上的虚无主义,但是这种虚无主义却可能有助于为伦理道德提供一个“无基础的基础”,从而为克服道德虚无主义做出积极的贡献。但是,海德格尔思想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这一维度的伦理之思并未得到应有的展开。因此,在借鉴其时间-空间思想的基础上,致力于儒家仁学思想的伦理现象学-解释学工作也许将会是富有启发的。关键词:时间-空间;之间;伦理;仁;自由;虚无主义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3060 (2006 )01 0074 06 海德格尔思想与伦理学的关系是一个聚讼纷纭的艰难课题。自从《存在与时间》问世以来,针对这本书中的思想,Buber、 Loewith、 Levinas、 Jonas、 Fackenheim、 Theunissen和 Tugendhat等诸多思想家, 都曾批评过海德格尔的基本存在论在道德上乃是虚无主义的,因为在这种专注于存在意义问题的深思中,正义问题的维度似乎是缺席的;而在关于“决断”和“本真性生存”的说明中,他者的维度也是缺乏的。于是,在基本存在论的视野中,社会场域就被视为不过是“闲谈”、“好奇”和“两可”的“常人”游戏场,因而所谓此在的“共在”或“在-世界中-存在”最终未能落实为一种伦理学。在这些讨论中尤其引人注目的一次,是在 1946年秋冬之交发生在法国哲学家让·波福勒与海德格尔之间的关于人道主义的通信,以及几乎就在同时发生的关于海德格尔与政治问题的巴黎论战。后者肇端于海德格尔以前的学生卡尔·勒维特(KarlLoewith )在萨特主持的《现代》(LesTempsModernes )杂志上发表的“海德格尔生存哲学的政治蕴涵”(Lesimplicationspolitiquesdelaphilosophiedel’ existencechezHeidegger )一文。这篇文章揭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关于海德格尔与政治问题讨论的序幕。②在这些讨论中,伦理学问题与存在问题的纠缠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而且,由于 1933年的所谓“海德格尔事件”(海德格尔任纳粹校长事件)的一再被带入讨论,使得整个事情变得益发扑朔迷离。时代的沧桑和理论的困境,政治实践的急迫和对于政治实践的理论关照,在这些讨论中都不得不纠缠在一起。本文无意于详述这些讨论的是非曲折,而是希望把问题的焦点带回到原点:即海德格尔思想与伦理学的关系。事实上,由于上个

海德格尔的_时间_空间_思想与_仁_的伦理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精品库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