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面试笔记综合问题.docx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4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Part one 面试综合问题
Subject: Con crete structures^
Questio n 1:
1 、什么是塑性内力重分布?
在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由于构件出现裂缝后引起的【 factor1 】刚度变 化以及【factor2】塑性铰的出现,其内力和变形与按不变刚度的弹性体系分析的 结果是不一致的 ,即在构件各截面间产生了塑性内力重分布。
2、什么是弯矩调幅法?
在弹性理论计算的弯矩包络图基础上 ,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选定某些首先 出现塑性铰截面的弯矩值,按内力重分布的原理对其进行调整【人为调整】 ,然 后再进行配筋计算。
3、为什么要调幅?
在竖向非地震荷载作用下,梁端截面往往有【 impact1 】较大负弯矩,负钢 筋配置过于拥挤【不利于施工】。考虑框架梁的【impact2】塑性内力重分布,设 计时允许进行弯矩调幅,降低负弯矩,以减少配筋面积。
【梁端弯矩的调幅只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进行, 所以竖向荷载产生的梁的弯 矩应先调幅,再与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进行组合】
4、为什么要控制弯矩调幅值? 避免塑性铰出现过早,转动幅度过大,致使梁板的裂缝宽度及变形过大。
5、 怎么调幅?【弹性计算内力乘以系数】
Stepl:按弹性理论方法分析内力。
Step2:以弯矩包络图为基础,考虑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按适当比例对弯矩 值进行调幅。
Step3: 将弯矩调整值加于相应的截面, 用一般力学方法分析对结构其他截面内力 的影响。
Step4:绘制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弯距包络图。
Step5:综合分析,选取连续梁中各控制截面的内力。
Step6:根据各控制截面的内力值进行配筋计算。
6、 调幅的结果是什么?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以考虑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减小梁端负弯矩, 相应增大梁跨中弯矩。
Question 2:
1 、什么是塑性铰? 适筋梁(或柱)【主要是梁】由于受拉钢筋屈服,构件发生塑性变形,其集 中发展的区域犹如一个能转动的“铰” ,称为塑性铰。
2、 影响塑性铰转动能力的因素? 塑性铰的转动能力; 斜截面的抗剪承载力; 结构的变形和裂缝的宽度。
3、 理想铰和塑性铰的区别? 理想铰不可承担弯矩,塑性铰则可承担弯矩; 理想铰为双向铰,塑性铰为单向铰;
理想铰集中于一点,塑性铰有一定长度。
Questio n 3:^
1、设计连续梁时为什么要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一提及活荷载就涉及概 率问题】
活荷载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活荷载对内力的影响也随着荷载的位置而发生 改变。因此,在设计连续梁时为了确定某一截面的最不利内力, 不仅考虑作用在 结构上的恒载,还考虑活荷载的布置位置对计算截面内力的影响。所以, 需要对 活荷载进行不利布置。
2、确定截面内力最不利荷载布置的原则是什么?
Case!求某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应本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其左右,每隔一 跨布置活荷载。
Case2求某跨跨中最大负弯矩(即最小弯矩)时,本跨不应布置活荷载,而在 左右相邻各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
Case3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时,应在该支座左、右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再隔 跨布置。
Case4 求某支座左、右截面最大剪力时,应在该支座左、右两跨布置活荷载, 然后再隔跨布置。
Case5 在确定端支座最大剪力时,应在端跨布置活荷载,然后每隔一跨布置活 荷载。
Questio n 4*
1 、按弹性理论计算肋梁楼盖中板与次梁的内力时,为什么要采用折算荷载? 在确定板、 次梁的计算简图时,分别将次梁和主梁视为板和次梁的铰支座,在 这种假定下, 板和次梁在支座处可以自由转动, 而忽略了次梁和主梁对节点转动 的约束作用,将使计算出的内力和变形与实际情况不符。所以采用折算荷载。
2、如何折算?
采用增大恒载并相应减少活载值的方法, 以此来考虑由于支座约束存在对连续 梁内力的影响。
Questio n 5:^
1 、什么是单向板?什么是双向板? 对于四边支承板,如果荷载主要沿一个方向(短边方向)传递,称为单向板; 如果板上荷载沿两个方向(长边和短边)都传递,称为双向板。
2、 其受力和配筋有何不同? 单向板的受力钢筋单向配筋,双向板的受力钢筋双向配置。
3、 设计时如何划分?
Case1 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Case2 四边支承的板,
△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大于 ,应按双向板计算; △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 ,但小于 ,宜按双向板计算;【偏安全考虑】 △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小于 ,宜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并 应沿长边方向布置构造钢筋。
Question6 如何确定反弯点位置?
△标准

面试笔记综合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ritime_4
  • 文件大小81 KB
  • 时间2020-11-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