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作春泥更护花 ”
——辅导员素质之我见
“高校辅导员”释义: “辅”指辅导,辅助,指的是辅导员的管理职能,就是在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便利学生、服务学生为中心; “导”就是指导、引导,指的是辅导员的教育职能。因此,管理与教育是高校辅导员的两大职能,结合高校的培养目标,故而高校辅导员的责任便是“学生进入社会最后一站的领路人” 。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量大,整日为学生生活、学习琐事奔波,十分辛苦。但有句话说“校园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用这句话联系辅导员的工作,再怎么形容其重要性都不为过,因为辅导员工作本身就是集事物的平凡与意义的伟大与一体。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对学生最有效的影响力并不在于他的行政权力,而在于它的内在素质。相比高校专职教师,辅导员如下两方面素质尤为重要:
一、高校辅导员辅导员的立身之本——师德素质
辅导员的工作特点,不但决定师德的特殊性,而且在师德意识上要有更高的水准,对师德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
爱心是基础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如果你不爱学生, 那么你的教育一开始就失败了。 ” 作为辅导员要用心聆听学生的声音,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诺言,用公正赢得学生的赞赏。爱让我
们贴近,感化年轻不成熟的心。当他们离开父母之后,辅导员的爱让他们在异地的校园中找到家的感觉,让他们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并不无奈。
责任心是关键 。初入自由开放的“象牙塔”中的学子们想入非非,似乎觉得大学的天空是那样的蔚蓝,神经再也不用紧绷。但一不小心就会掉到寂寞,孤独,无方向感的沼泽中,就如漆黑的大海上一只颠簸的小船,这时,辅导员的出现就如海上的一缕希望的灯光,引领他们驶向人生的港湾。正确及时的引导让他们找到前进的方向,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
细心是法宝 。辅导员是高校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因此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学习和思想上的动态,敏锐的观察力让我们的教育抓住了契机,顺势引导,化干戈为玉帛,这都是辅导员的责任和义务。让他们在毕业离开校门的时候,再回首,热泪盈眶,感慨万千,青春无悔。
三大因素可以说是辅导员良好师德修养的表现,根本上它是以献身精神为核心,以敬业为标志,以为人师表为归依的。
二 高校辅导员的成功之道——能力素质
辅导员能力素质,我们可以用角色定位: 114 ,110,120,119 来做形象的说明。
首先,辅导员是学生的“ 114 ”,要有一定的知识底蕴。 作为辅导员要具有马列主义思想政治修养,广博的知识,广泛的兴趣,爱好和才能,精深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另外精通管理。在繁琐的日常生活中,辅导员必须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在面临突发事件时,沉着冷静,应对
自如。作为学生的“ 114”,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认真履行好“传道” “解惑”的神圣职责。对学生问题的回答,要机灵而准确。可以说辅导员是学生的生活指南。作为以学生为本的辅导
员,要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诚心为学生们全心服务,辅导员是学生的“ 114”无可厚非。其次,辅导员是学生的“ 110 ”,执行好管理之“法“。 依法开展学生工作,根据《教育
1 / 2
.
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行使在校大
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想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