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课程大纲
■绪论
地震、水库诱发地震分析与防治
斜坡地质灾害分析与防治
■泥石流地质灾害分析与防治
岩溶塌陷分析与防治
地面沉降分析与防治
第一章绪论
■地质灾害概念
■地质灾害分类和分级
地质灾害属性及特点
我国地质灾害的分布
地质灾害的概念
当令人类社会面临着人口急剧膨胀、资源严重短缺和环
境日益恶化的严峻挑战。
■灾害的基本涵义:
广义上的概念:灾害是由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的
不幸事件或过程,它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及人类赖以生存和
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造成危害和破坏。
联合国减灾组织( United Nation Disaster
Reduction Organization, UNDRO)(1984)灾害的定义:
次在时间和空间上较为集中的事故,事故发生期间
当地的人类群体及其财产遭到严重的威胁并造成巨大损失,
以至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也受到不可忍视的影响
自然灾害的圈型分类
(王思敬等,1992)
自然灾害类型
自然灾害系列
岩石圈型
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崩塌
土圈型沙漠化、干旱、滑坡、地裂缝、水土流失、地面沉降
水圈型
洪水、暴雨、雪崩、冻害、海啸、海水倒灌
大气圈型
暴风、龙卷风、台风、酷热、严寒、干旱
生物圈型
蝗灾、森林火灾、植被退化、植物病虫害
人为灾害的含义
人类活动在自然界诱发的灾害,如诱发地震、边坡失稳、地面沉降;
人工环境中发生的灾害,称为技术灾害,如中毒、酸雨、地表水和地下水
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等
内外动力复合亚类
泥石流、滑坡、崩塌
自然与人为内动力、人为复合亚类岩爆、瓦斯爆炸、地裂缝、
动力复合型
地面沉降
外动力、人为复合亚类泥石流、滑坡、崩塌、水士流
失、荒漠化
3、地质灾害分级
地质灾害分级反映了地质灾害规模、活动频次及其对人类与环境的危
害程度。地质灾害分级方案有:(1)灾变分级,(2)灾度分级和(3)
风险分级
灾变分级是对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规模和频次的等级划分;
灾度分级反映了灾害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程序
风险分级是在灾害活动概率分析基础上核算出来的期望损失的级别划
分
(1)地质灾害灾变等级划分
灾种
指标
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
崩塌(危岩)体积(万m3
100100~1010~1
滑坡
体积(万m3)>10001000-100100~10<10
泥石流体积(万m3)
>50
50~2020~1
岩溶塌陷影响范围(Km2)>2020-1010~1
地裂缝
影响范围(Km2)>1010-5
地面沉降沉降面积(Km2)>500500~100100~10<10
累计沉降量(m)>2
1~
<
海水入侵入侵范围(Km2)>500500~100100~10<10
膨胀土
分布范围(Km2)>100100-1010~1<1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