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研究简报
《房地产》研究简报
1建筑规范的改变将对房地产业产生较大影响
SARS疫情对北京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的影响 2
SARS未构成亚太楼市危机 2
北京的经济增长质量低于广州 2
摩根欲“清理”粤华融30亿资产 3
北京释放出暂不收紧房贷的信号 3
北京楼市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正在制定中 3
北京商品住宅投资增速趋缓 4
上海新增住宅供地60%集中郊区 4
深圳“城中村”改造提速 4
中行以物抵债资产帐面值为1583>.19亿元人民币 5
兴建港珠澳大桥消息刺激珠海地产市场 5
台湾乡林集团要在紫禁城盖六星级饭店? 5
上海在郊区实施土地产业人口“三个集中”战略 6
深圳业主要参加人大选举,立法维权! 6
土地的过度性开发和奢侈性开发 7
金融街签订重大土地销售合同 8
金地集团的郊区化产品定位是两小时车程 8
邓智仁挺不住了,萨斯病严重冲击北京房地产行业 8
在非典期间“扩军备战”, 等于越过了投资零回报期 9
香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信号 9
台湾“养生、健康”住宅市场异军突起 9
“造城运动”与TOD 9
〖行业政策及趋势〗
建筑规范的改变将对房地产业产生较大影响
从建设部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建设部正会同有关专家起草并将于近日出台《确保今夏空调系统安全的紧急措施》,以解决非典时期现有建筑中空调运行中的二次污染问题。此后,建设部还将在一两个月内发布新修改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对新建项目空调系统的设计、系统形式、安装、新风量等都要根据空气的品质和健康性的要求做出强制性的规定。同时,建设部与卫生部正在紧急编制《中央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建设部还将在年内组织专家编制完成《建筑生物安全规范》、《生物安全操作柜规范》等一系列建筑规范。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的有关人士表示,建设部最近还准备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考虑对建筑设计中的一些规范标准进行修改,以提高国内新建建筑的品质,进一步满足人们的卫生与健康要求。很显然,将健康要求提到建筑规范的议事日程,这对房地产业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首先,健康标准是与自然通风、科学的楼体进深、合理的密度、人性的设计等密切联系的,以往一些开发商推崇的依靠空调技术,只注重采光和功能空间,忽略自然通风的开发设计理念应该转变了。一味儿追求增加开发面积、一梯数户的大体量楼盘在今后的市场上将会被淘汰。另外,建筑规范及技术要点标准的提高,必将使建筑项目的前期投入及后期运营成本相应提高。开发企业需要及时调整项目的资金投入,同时,楼价也会因健康、卫生条件的提高而有相应的变动。而且,规范的修订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期间,尽管市场需求总量不会变,但日益成熟的买家在新产品出现之前会出现持币等待的心态,已开发的在售项目对市场需求的预期将会打折扣。老楼盘的竞争将会因此进一步加剧。
SARS疫情对北京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的影响
对SARS影响北京房地产市场供需体系,安邦分析师张宏指出,供、需双方都需要一个恢复期。需求方面,根据目前的市场状况,要恢复到疫情发生前的市场繁荣程度,正常的时间表应该在9月份左右(在疫情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个别市场操作能力强的企业,抢、赶时间可能使进度提前;但如果疫情出现不规则波动,则绝大多数企业可能就只有期待等来年了。在投资方面,疫情爆发初期,绝大多数有投资计划的企业将预期的投资时间表调整到6月份。也就是说,如果在6月份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则投资计划会继续执行。现在从疫情的控制情况看,SARS疫情对投资的影响基本消除。不过,开发投资考虑到疫情带来的风险溢价、市场变化和经济影响程度,具体投资方案会出现调整。
SARS未构成亚太楼市危机
仲量联行发表一份专题报告认为,在疫区采取迅速及果断措施,有效遏止SARS疫潮的情况下,预计疫情对亚太区整体市场所构成的危机不会太大。报告并认为香港楼市的信心已渐见恢复,而发展商积极推出新盘,住宅成交量将可望增加;至于商业方面,消费信心可望于第三季恢复,而零售、旅游相关行业将于第四季复苏。不过,负责该份“非典型肺炎:商业及房地产市场前景”专题研究报告的仲量联行亚太区研究部主管余乃文指出,若假设疫情持续扩散(主要针对中国及台湾目前的疫情,而作出扩散假设),疫区内房地产及商业市场将受冲击。以此估计,楼市包括住宅、商铺及写字楼租金将持续受压,投资者亦会减少区内投资及本地生产总值削弱消费信心。运输及服务业等行业持续放缓,而制造业受冲击,定单减少。余乃文强调,目前受SARS侵袭的主要城市均能采取迅速及果断措施,有效遏止疫情,故预料SARS对亚太区整体市场构成的危机不会太大。
北京的经济增长质量低于广州
北京市统计局发布一季度京津沪渝穗五市经济发展情况。经济总量排名从高到低分别是上海、广州、北京、天津和重庆
《房地产》研究简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