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管理规范
信息技术课教学常规是对信息技术课教师教学过程规范化的基本要求 ,
包括备课、上课、课外活动、学期考核等方面的内容。为了全面有序地展开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特制定本工作规范:
一、教学计划的制定
要求制订学期教学计划、章教学计划,计划中应该有本学期所要达到
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信息素养方面培养目标以及针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
所应该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恰当的组织和调整教材内容。
教学目标包括: (1)、本学期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应该达到的目标
、本学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
、不同层次的学生本学期应该学会的操作技能
二、课前准备
前期准备
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理解“信息素养”的概念,掌握任务驱
动的教学方法,了解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情况。通读并且理解小学全
套信息技术教材。
备课要求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 ,教师备课实行学期备课、 按章备课、 按照知识点
备课。
1、整体把握教材,了解教材中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体系和教学目的,明确教
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努力做到融会贯通,同时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在整
个章节中的地位以及作用,从而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 能目标)。
2、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性格、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情况, 了解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教学内容方面的优势和存在的困难。 要注意学生的层 次,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注意教学的针对性。
3、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从学校设备、学生实际出发,确定每节课最 佳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步骤要恰当合理,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 符合逻辑规律。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4、教案要体现“任务驱动、研究驱动、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教学方式。
5、课前要收集和制作本节课教学所需要的素材以及教学演示文稿。
(三)教案设计与撰写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体系、确定相 关的教学策略、尽量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教案应该严格按照格式撰 写,对于采用“任务驱动型”的教学课程,要在教案中反映教师和学生完成的 任务。教案中应该要有本节课教学的流程(采用流程图表述) ,教案要体现 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要有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教案内容应该 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内容小结、 作业练习等。
三、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课时少、内容多、操作训练多、知识更新快的特点, 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上课这一环节,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信 息素养、自学能力和操作能力。
1、按照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恰当的组织教材,在教学中要体现对学 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尽量采用“任务驱动、研究驱动、 自主探究、 协作式教学” 等教学模式,要使学生能迅速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妥善处理好课堂中 的"偶发"事件。
2、课堂教学要注意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面向各层次的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要精讲多练, 反对满堂灌。
3、教学应该突出重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同 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营造一个使学生 "主动
学习"的环境。
4、教师教学语言要
滨河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管理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