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汇总.ppt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中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汇总.pptx学 海 无 涯
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
一、静力学
几个力平衡,则任一力是与其他所有力的合力平衡的力。
三个共点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两个力的合力: F1  F2  F  F1  F2 方向与大力相同
拉密定理:三个力作用于物体上达到平衡时,则三个力应在同一平面内,其作用线必交于一点 ,且每一个力必和其它两力间夹角之正弦成正比,即
sin  sin  sin 
F3
F1 F2
 
4.两个分力 F1 和 F2 的合力为 F,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
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二力杆”(轻质硬杆)平衡时二力必沿杆方向。
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 N 不一定等于重力 G。
已知合力不变,其中一分力 F1 大小不变,分析其大小,以及另一分力F2。
用“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法则
二、运动学
② 经过 1S0 时、2 S0 时、3 S0 时··· 时间比:
1 : 2 : 3 : : n )
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时间等分(T): ① 1T 内、2T 内、3T 内······ 位移比:S1:S2:S3=12:22:32
② 1T 末、2T 末、3T 末······ 速度比:V1:V2:V3=1:2:3
③ 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 的位移之比:
SⅠ:SⅡ:SⅢ=1:3:5
④ΔS=aT2 Sn-Sn-k= k aT2 a=ΔS/T2 a =( Sn-Sn-k)/k T2
位移等分(S0): ① 1S0 处、2 S0 处、3 S0 处··· 速度比:V1:V2:V3:··V n=
1: 2 : 3 : : n
F
1
F 已知方向
F2的最小值
mg
F1
F2的最小值
F
F1
F2的最小值
5.物体沿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时, μ= tanα
F
F1
F2
第!语法错误,*页1 共 28 页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
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中间时刻的速度
中间位置的速度
4.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
前一半时间v1,后一半时间 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前一半路程v1,后一半路程 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5.自由落体
同一位置 v 上=v 下
7.绳端物体速度分解
8.“刹车陷阱”,应先求滑行至速度为零即停止的时间 t0 ,确定了滑行时间t 大于 t0 时,用
t
2
v  2as
o 0
2
0
2
1
或 S=v t/2,求滑行距离;若 t 小于 t 时 s  v t  at
9.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S = A t + B t2
式中 a=2B(m/s2) V0=A(m/s)
10.追赶、相遇问题
匀减速追匀速:恰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 V 匀=V 匀减
V0=0 的匀加速追匀速:V 匀=V 匀加 时,两物体的间距最大 Smax=
同时同地出发两物体相遇:位移相等,时间相等。
A 与 B 相距 △S,A 追上 B:SA=SB+△S,相向运动相遇时:SA=SB+△S。
学 海 无 涯
③ 经过第一个 1S0、第二个 2 S0、第三个 3 S0··· 时间比
t1 : t2 : t3 :: tn  1: ( 2 1) : ( 3  2) :: ( n  n 1)
2 2T

v0  vt S1  S2
v  vt / 2 

2
v0  vt
v  vt / 2 

0 t
2
v2  v2
vt / 2 
2
v  v
v  1 2

2v1v2
v1  v2
v 

2h g
t 
g
g
2H
t  t  vo 
上 下
6.竖直上抛运动

高中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汇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去大老虎呀
  • 文件大小207 KB
  • 时间2020-11-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