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沉降观测方案00.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沉 降 观 测 方 案
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处南直路东侧会展家园。本工程27#楼占地面积 ,平面形状为矩形。28#楼占地面积1533平方米,平面形状为“L“形,总建筑面积为14920平方米,均为七层。其中七层为局部阁楼,屋面形式为斜屋面,上开老虎窗,。基础形式为条形和独立混凝土基础二种形式,主体为砖混结构。据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如下:地型平坦,基底挖至粉质粘土层,地层分布较有规律,无地下水。
二、编制原则
为及时准确地掌握工程在施工荷载逐层增加的状况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以及工程在荷载稳定和使用过程中的沉降情况,特根据测量规范和有关国家和行业标准编制此沉降观测方案。
三、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原则和水准点的布设
根据规范要求在建筑物的转角处、伸缩缝平面形状变化处等沉降量易发生变化的部位设置沉降观测点。由于本工程平面形状较规则,故只在两栋建筑物的拐角设置沉降观测点。
水准点的确定首先根据建设单位给定的高程点确定水准点的高程,然后利用水准仪将高程点引进现场的电线杆上,制成永久水准点,并进行妥善的保护,以保证沉降观测结果的准确性。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和沉降观测点的埋设方式如图所示:
四、沉降观测方案
(一)、沉降观测的方法
1、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
(1)在基础施工完、主体部分每施工完一层均应进行观测;
(2)在进入冬停和转暖复工时均应进行观测;
(3)遇大量降雨或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加时也应进行观测。
2、观测要求
由于该项工作是一项较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准确性,应做到四定,即:
(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观 测 人:樊立军
整理成果:刘 刚
审 核:王韬正
(2)固定使用水准仪和水准尺;
(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线路进行观测。
(二)沉降观测路线
沉降观测路线应以最少移镜次数的路线为佳,而且观测路线必须固定,每次观测均应按同一路线进行,不得随意更改。观测过程中必须注意在测定临时水准点高程的同一天内应同时观测其他沉降观测点。
(三)沉降观测点的首次高程测定
沉降观测点首次观测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进行比较的根据,如初测精度不够或存在错误,不仅无法补测,而且要造成观测工作中的矛盾现象,因此必须提高初测精度。每个沉降点的首次高程测定应同期进行两次以上观测后再做决定,核对无误后做以记录。
(四)作业过程中应遵守的规定
1、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
2、仪器距离前、后视水准尺的距离要用钢尺丈量,视距一般不应超过50米,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
3、前、后视观测要用同一根水准尺;
4、前视各点观测完毕后应回视后视点,最后应闭合于水准点上。
(五)沉降观测的精度及成果整理
1、观测精度应符合规定,即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高差测定的允许误差为±1mm。(也就是仪器在每一测站观测完前视点以后再回视后视点,两次读数之差不得超过1mm。)
2、每次观测完毕后

沉降观测方案0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66 KB
  • 时间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