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认识和预防流感班队教案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目前流感的发生与预防,认清流感的重要性和危害,及时掌握和出现流感时的解决办法。
教学过程: 从目前我市也逐渐进入季节性流感高峰期谈起。说一说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临床表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学会一些预防措施。
一、导入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约每隔十年发生一次变异,继之会发生世界性大流行。是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很强的传染性。 型与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 发病后全身症状严重而上呼吸道症状较轻。流感一年四季都可流行, 一般多在冬春季节, 而大流行多数从夏季开始。而我国南方每年的 3 月至 7 月的是发生季节性流感的多发性季节, 目前我市也逐渐进入季节性流感高峰期。
二、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突然,发病率高,常呈暴发流行并多次反复。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病毒随咳嗽、喷嚏、说话所致飞沫传播为主,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也有可能。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密度有关。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 1—3 天,起病急,症状为高热、畏寒、头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全身酸疼,体温高达 39—40℃, 2—5 天后热退,开始出现呼吸道症状。
可分为三型:
1、单纯型:最常见,症状如上所述,病程约一周。
2、中毒型:全身中毒型症状严重,具有脑炎、脑膜炎或中毒性心肌炎等临床表现。
3、肺炎型:老幼患者及有慢性基础疾病患者易发生本型流感,可由流感病毒引发,也可继发于细菌性肺炎。
实验室检查:
血象:外周血白细胞数减少, 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如合并细菌感染者的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则增多。
特异性检查:下鼻甲粘膜印片,甲荧光抗体染色可发现病毒抗原。
血清学检查:取急性期及病后 3—4 周的双份血清,可测特异抗体,效价如有 4 倍以上增长,有助于回顾性诊断。
四、治疗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鼻腔清洁。
2.对症治疗。高热烦躁者,给解热镇静剂,高热持续伴呕吐、食欲差,适当静脉补液,并辅以物理降温。
3.抗病毒治疗。病毒唑、板蓝根、金刚胺等。
五、预防措施
1.早期发现,及时隔离治疗。
2.药物治疗,中草药、大剂量。
3.疫苗预防,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4、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环境卫生。
5、做到勤洗手,洗手时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
安全教育教案预防流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