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教学微探
九江市同文中学 陈建国
自古以来我国有着“诗歌的国度”的美誉,自《诗经》伊始,优秀之作浩如烟海,伟大的诗人光照千古,美诗佳文恒河沙数,璀璨夺目。众多名言俊句更是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至今感染、滋润着我们。读词背诗,不仅能开阔视野、学习语言,而且在咀嚼英华的过程中,必然同时承受着几千年深厚文化的熏陶,丰富文化素养。优秀的诗歌总是以其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技法、深邃的艺术魅力等陶冶人、震撼人。
一、新课程改革后古诗词入选教材情况简介
诗词有着巨大的魅力,诗词教学一直也是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作为学生情感培养和语文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更要加强对古诗词的学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课程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通过阅读与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为体现新课标课程设计理念,我省使用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和语文读本中,从第二册到第四册,在每个必修模块中都开设了一个单元的古诗词学习鉴赏,从诗经离骚到汉魏晋南北朝诗歌到唐诗宋词,再加上《语文读本》上的一系列的古典诗词,以及《阳光课堂》“诗品经纬”中的诗歌赏析,这样稳打稳扎下来,高中三年应该说学生是沉浸在诗词熏陶中。
仔细分析所有的入选教材和读本以及练习的古典诗词,我们发现,这些作品,时代悠远自上古起至清代止,中国历史上各个重要时期均有作品入选;入选的诗人赫赫有名,都曾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都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同时作品风格齐全,流派众多,入选的作品都是诗词史上较为典型的风格流派,诗词的体裁,涉及民歌、诗、词、曲,五、七言绝句、律诗、歌行、长调、小令等等,无不齐备;诗词的内容关乎,民生、哲理、思乡、爱国、山川名胜等,都有经典作品收录;总而言之,这些作品大致反映出了中国诗词发展的流程也展现了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较高的美学价值。
现阶段古典诗词学习状况反映
新课改的愿望是想通过对教材的调整,综合读本以及包括同步练习《阳光课堂》创设一个理想的学台,可谓是煞费苦心,但其结果却让人堪忧。就我所教授的班级来看,包括刚毕业的08届,无论是重点班还是普通班真正喜欢读诗歌,能在课余时间读古典诗歌的同学不超过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七八十的同学是一般不读,对于老师的授课方式都习惯于老师的“讲座式”教学,由于对古典诗歌的阅读理解障碍比较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因此他们的学习目的不再是我们所提倡的体验人生和社会,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百分之七十的同学都是为了考试,提高写作,课外阅读目的是为了消遣,目的非常功利化。出于诗歌美的感染而自觉读诗的在百分之十以下。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读诗的功用不仅在消愁解闷,不仅是替有闲阶级添一件奢侈品,还在于它使人到处都可以感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诗歌的学习不再是赏心乐事,学生的冷漠态度既不利于教学的实施,老师教学目标难以达成,学生最低的最原始的学习目标以难以如愿以偿,以本学期其中考试为例,诗歌默
古典诗词教学微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