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初中数学课程简报_第九期总 编:马 复
编 委:马 复 颜 峰 褚爱华 云 鹏 陈 杰
姜仲平 孟伯谨 毕文卿 吕学江 张全红
邱 军 汤华财 刘家华 张宝军
主 编:颜 峰 褚爱华
执行责编:陈 杰 张全红 毕文卿
2009年山东省初中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
数 学 课 程 简 报
第九期
2009年8月5日(星期三)
专家引领
专家引领
专题八《考试命题与复习教学》研修要点
省课程专家 颜峰 孟伯谨 刘家华
考试,尤其是中考是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围绕这个话题我们肯定有不少的话要说。新课程改革以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对学生进行多元性评价的实施,我们是否还可以用传统的思想和复习策略来指导学生复习?如何才能改变传统的观念,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命题,制定相应的复习策略更好地指导学生复习和备考?我们应该如何去重新认识复习考试的作用和目的?
本专题的研修主题为考试命题与复习,马复老师和他的专家团队将在本专题中为大家解开以上困惑。本专题共包含有4个话题。
话题1 复习阶段的高效命题
通常来说我们要把总复习分为几个轮次,那么我们在第一轮复习中的命题,该怎样涵盖知识点?如何体现所命制的试题与课标、教材的关联?
你是否了解《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在初中阶段掌握的知识点?
你在指导学生复习的时候是否了解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并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避免学生在类似的问题上再犯同样的错误?
在第二轮的复习中我们应该如何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AB卷分层检测”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操作?你有什么困惑和改进的措施。
话题2 中考的二轮复习有哪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轮复习在内容与方法的深度、梯度、综合度上较之一轮复习给我们提出了更为纵深和精细化的执行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能仅依赖于感觉和经验,而应尽快从复习的时间、内容、资料、方法上,尤其是复习资料和习题的筛选与呈现上,对整个二轮复习做出合理规划。用老师们的集思广益,代替蛮干,帮助学生不走或少走弯路;侧重教法、学法研究,遵循认知规律,力求课堂复习有新颖的切入点,并本着
“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在适量和优质上做文章;尤其要以探究为核心,避免知识机械的记忆和重复,着力于学生体验的过程,形成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那么你知道基本策略都有哪些吗?
话题3 如何上好期中、期末考试前的数学复习课
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提高复习课的效率,这是每位数学教师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但是往往有很多老师在复习课教学中会陷入“做试卷——讲试卷——再做试卷”的题海怪圈。学生在每节课的做题、讲题、再做题中渐渐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呢?
话题4 复习考试的作用是为了更好的调整教学
考试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我们应该怎样多角度、全方位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让考试成为学生再学习的过程?
希望通过本专题的研修可以解开老师们对于和复习、考试有关的的诸多困惑。
专家解惑
初中数学使用科学计算器的利与弊(节选)
省课程专家 陈 杰
一、使用科学计算器是《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
1.使用科学计算器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
在数学教学和考试中使用科学计算器,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为此,《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称课标)把使用计算器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条基本理念提出来,见课标第2页。
2.使用科学计算器是《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内容。
《课标》对某些具体课程目标的学习过程中使用计算器有明确说明,其中有些涉及具体的学习内容,属于硬性要求。例如:
第二学段(4~6年级)具体目标有要求:开始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探究数学问题。——请注意:这是小学学段的要求。
数的运算:(第9条)能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究简单的数学规律。并出示案例:
例7 任意给定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并用最大的数减去最小的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哪?(利用计算器)
以下是第三学段(7~9年级)具体目标的要求:
(1)实数:(第2条)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2
2009年初中数学课程简报 第九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