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773 —819) ,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解人。二十一岁登进士第,三十一岁为监察御史里行。贞元时期,柳宗元在科名和仕途上,是比韩愈为得意的。顺宗即位,王叔文等执政,他参加了王叔文的集团,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这时他和王叔文、刘禹锡等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如罢宫市、免进奉、擢用忠良、贬谪赃官等,做了不少有利于人民的大事。王叔文执政不到七个月,因为遭到宦官和旧官僚的联合反攻而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改为柳州刺史。宪宗元和十四年,死于柳州,年四十七岁。柳宗元死后三年,柳州人民为了纪念他,在罗池为他兴建了庙宇。现在柳州市有柳侯祠和他的衣冠,供人们浏览瞻仰。柳宗元 柳宗元一生的文学创作极其丰富。但贞元时期,他在长安, 努力施展政治抱负,而“不以是取名誉”,重要作品不多,成就不大。元和以后,长期的贬谪生活,使他有机会接近下层人民,受到了生动的社会教育。这对他的先进的世界观的形成和丰富、深刻的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是有着直接的作用和影响的。他的诗文, 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许多重要方面,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而且在艺术上所表现的独创性,也非常突出。元和十四年( 819 年)十一月八日,柳宗元于柳州病逝,年仅四十七岁。他临终前写信给友人刘禹锡,托他保存整理自己的全部文稿。后来刘禹锡编成《柳河东集》三十卷,并为之作序,现存种类文章共四百多篇,诗一百四十多首。在中国文学史上,柳宗元是杰出的散文家之一。他从创作实践上发展了古文运动。在贬谪以前,到他门上求教的就“日或数十人”(《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他也“好以文宠后辈”,后辈因他的教导而知名的“亦为不少”(《答贡士廖有方论文书》)。贬谪以后, “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柳子厚墓志铭》)。柳宗元在当时文坛上的影响是很大的。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久负盛名,最为人们称道,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这类作品,往往在景物描写之中,抒写了他的不幸遭际和他对于现实的不满。当时的永州虽然地僻民穷,但是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如果说作者把丑恶和憎恨抒汇在寓言中的话,那么他把美好和热爱又都寄托在游记里了。他“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文中所记之山、水、草、木、鱼、石,无不精彩,无不引人入胜,无不浸透着作者的感情。如《小石潭记》中写鱼: “潭中针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文笔清新秀丽,描绘细致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 使人如临其境,乐不自禁。柳宗元的咏山赋水并不是一般地表达闲情逸致,而是“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大都有所寄托。我们从那厅水异石的形象中,很容易发现作者的影子,体察到作者的性格和思想感情。从创作来说, 《永州八记》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又有很大发展,是中文学的奠基作品,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始得西山宴游记 ( 柳宗元) 自余为戮(lù)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yí yí)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 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 zhu ó)榛( zhē n)莽,焚茅[艹伐] (fá ),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 j ī)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rè n)席之下。其高下之势, 岈(xiā)然洼然,若垤( dié)若穴,尺寸千里,攒蹙(cù)累积,莫得遁(dù n)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土娄] (pǒ u ló u)为类。悠悠乎与颢(hào)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 shā ng )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题解作者被贬到永州后,寄情于山水,写了很多杂文、寓言、游记。游记中最有代表性而自成体系的是《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是八篇独立的散文,又是相互联系的, 犹如中》便是其中的“第一幅”, 因西山为“向之未始游”,故以“始得”二字命题名篇。文体知识这是一篇著名的山水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 ( 柳宗元) 自余为戮(lù)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yí yí)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
始得西山宴游记93412856-课件(ppt·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