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故 人 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1
精选课件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2
精选课件
孟浩然(689---740)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王维并称“王孟”,生活在大唐盛世,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前往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失意而归,游历与于吴越。这首诗是孟浩然写给右丞相张九龄的一首干谒诗, 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给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
走进作者
3
精选课件
李白在《赠孟浩然》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王维、李白、王昌龄都是他的好友,杜甫等人与他关系甚好。
4
精选课件
干谒,指古人为求显声扬名或经世致用而求见达官显贵,希望他们能够赏识自己,荐举自己或重用自己。
干谒诗的文思情采最能看出作者的风骨、人格。有的满篇卑躬屈膝,奴颜媚骨;有的满篇叫苦不迭,乞人怜悯;也有的自命清高,恃才傲物;
关于“干谒诗”
5
精选课件
涵虚:
济:
端居:
耻:
坐观:
徒有:
重点字词
包容天空
渡过
闲居不仕
有愧于
旁观
空有、白白地有
6
精选课件
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首联: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译文: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
译文:八月的洞庭湖,秋水上涨,和岸上几乎平接,湖水仿佛融着整个天空,水天相接,混合成整个浑然一体的天 空。
赏析:开头两句,将洞庭湖描写得极为雄浑,汪洋浩淼,那润泽万物,容纳百川的磅礴气势令人惊叹,使人视野极为开阔。赏析:这两句是实写洞庭湖,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广大与活力。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无边,烟波浩淼,云气缭绕,而且充满活力,涛声震天。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视觉与听觉结合
7
精选课件
颈联: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译文;面对浩浩的湖水,想渡过湖去却沒有船只。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居然闲居无事,想想深觉可耻。
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徒然看着那湖畔垂钓的人们,空自倾羡他们钓得鱼肉,只有聊表欣慕之情!
赏析:这四句诗表达了作者空有羡鱼的感情,只能坐观“垂钓者”, 诗人巧妙运用了《淮南子·说林训》的典故,另翻新意。称颂对方不留痕迹,有求与人,希望自己得到执政者的赏识,却不卑不亢,不失身份。此四句抒怀,含蓄委婉,不落俗套,与写景中表达感情,恰倒好处,明明求人引荐,却无一句求荐的话,表达出自己的感慨与渴望。同时也表明虽然归隐田园,但是并非初衷,而是苦于没有机会,无人援引,对于出仕作官自己还是心所向往的。同时也有在盛世自己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的牢骚。
8
精选课件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写景——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庭湖,视觉,听觉写洞庭湖磅礴的气势
抒情----诗人渴望出仕,施展才华,干一番事业。(主题)
望
赠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静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动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发出感慨(双关):委婉写自己想做官而无人引荐,不能在天下太平盛世出仕做官,深感惭愧.
广为流传,点明主题
引典故、设比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9
精选课件
思考:
为什么作者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描写洞庭湖,而不直接切入主题?
10
精选课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