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化工安全与环保案例..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期末考核
任课教师:林俊杰
院系: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2011级化工1班
学号:201108014107
姓名:董浩月
案例1
2004年,某制药厂发生甲苯反应釜爆炸事故,造成两人死亡,一人受伤。事故的主要原 因是某车间的液氨、甲苯等化工原料泄露遇高温而引发爆炸。
案例分析:
液氨:,, C,,
()。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 16〜25% (最易引燃浓度 17%)。液氨会侵蚀某些
塑料制品、橡胶和涂层。遇热、明火,难以点燃而危险性较低;但氨和空气混合物达到上述 浓度范围遇明火会燃烧和爆炸, 如有油类或其它可燃性物质存在, 则危险性更高。与硫酸或
其它强无机酸反应放热,混合物可达到沸腾。
甲苯:熔点(C): -;沸点(C):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 =1): ;;饱和蒸气压 (kPa): (30C );燃烧热(kJ/mol) : ;临界温度(C ): ;临界压力(MPa): 。 闪点(C): 4;爆炸上限%(V/V) : ;引燃温度(C): 535;爆炸下限%(V/V) : 。
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 在此过程中,空间内的物质以极快的
速度把其内部所含有的能量释放出来,转变成机械功、光和热等能量形态。所以一旦失控, 发生爆炸事故,就会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 爆炸发生破坏作用的根本原因是构成爆炸的体系
内存有高压气体或在爆炸瞬间生成的高温高压气体。 爆炸体系和它周围的介质之间发生急剧
的压力突变是爆炸的最重要特征,这种压力差的急剧变化是产生爆炸破坏作用的直接原因。
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1) 爆炸性物质:能与氧气(空气)反应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氢气,乙焕, 甲烷等;液体:酒精,汽油;固体:粉尘,纤维粉尘等。
2) 助燃物:空气、氧气等
3) 点火源:包括明火、电气火花、机械火花、静电火花、高温、化学反应、光能等。
爆炸事故,是指由于人为、环境或管理等原因,物质发生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瞬间释 放出大量能量,并伴有强烈的冲击波、高温高压和地震效应等,造成财产损失、物体破坏或 人身伤亡等的事故。分为物理爆炸事故和化学爆炸事故。
防止爆炸伤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 在思想上对于爆炸事故的性质、 危害应当随时有足够的认识, 从而引起高度的
警觉。
(二) 加强对化学物品的保管、使用和储存的管理,做好实验设备特别是压力容器的 定期检验。
(三) 参加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步骤, 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顺利完
成实验。
(四) 在与爆炸物品接触时,要做到“七防” :防止可燃气体粉尘与空气混合,防止
明火,防止磨擦和撞击,防止电火花,防止静电放电,防止雷击,防止化学反应。
事故对策建议:
要按规范、标准要求配备安全设施,并与生产设备同时投入正常使用。同时,要加强
生产设备和安全设施的日常维修保养, 定期检查,确认完好状况,并做好检查 及处置记录。
要确定专人负责,采取多种形式,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生产安全技术教育,切实强化

化工安全与环保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我是开始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