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定课稿.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执教:酒泉市东苑学校 张晓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孟子》的有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
,感知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小组学习文本,合作讨论交流课文相关问题,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拓展练习有关内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文中所讲的道理,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要想成才、成功,就必须经过磨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按照以往的惯例,我应该请同学们就座,但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再次感受这庄严的一刻:全体肃立,奏唱国歌。(老师播放国歌,学生和老师同唱)下面请看歌词,请在小组内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小组交流,学生自由说)老师也喜欢其中的一句,这就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机的时候”。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一个国家要有危机意识,有了危机忧患意识,一个人才能够振作奋进,一个国家才能够兴旺发达。相反,一个人、一个国家就会走向灭亡。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就告诉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课题)
二、走进作者,了解作品
(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老师出示课件)
这篇文章选自《孟子》,同学们说说对孟子的了解。
三、美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出朗读要求:
2. 教师范读课文(强调读音和朗读节奏)
3. 小组内朗读,推荐同学展示朗读,学生评价。
4.学生齐读
四、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以自然段为单位,合作理解、翻译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标画出每段出现的通假字,使动用法的词。完成后推荐同学展示(老师分配任务,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展示。)
第一自然段中重点理解“发”和“举”。
发:被推举,被选拔,一般指帝王或国君。 举:被举用,选拔的意思;他泛指除帝王以外的人。
第二自然段重点指导苦、劳、饿,空乏、动、韧几个词的使动用法,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曾通增,意思是增加。
第三自然段重点指导 衡 拂 入 出
衡通横,意思是阻塞、梗塞、不顺;拂通弼,意思是辅佐。
第四自然段:指名翻译。
五、研读文本,把握论证层次
?文章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
,作者在第一段举出了六个名人例子,讨论一下:这些人物的经历有哪些共同之处?作者举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用原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定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iaoshen1985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