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晋商文化领悟会计专业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 ( 2014 ) 27-0171-03 回首至明清时期, 山西的晋商可谓是“雄踞中华, 饮誉欧亚”的国内实力最雄厚的商帮。而晋商为什么可以在明清的贸易中独占鳌头?山西票号是如何产生的?而晋商使用的票号又与如今的会计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一、晋商文化(一)晋商文化起源从客观上分析, 山西的晋商之所以兴起并繁荣起来, 是由地理环境、历史因素以及山西商人的内在精神等因素所决定的。就山西的地理环境而言, 山西北部横贯长城, 与内外蒙古游牧民族地区接壤, 南则与中原农业地区连成一体, 为农业和畜牧业区, 手工业区的中间地带。自古以来,中原汉族生产、生活所使用的耕牛、皮毛等,特别是战争中使用的军马, 主要取之于蒙古草原。而蒙古族人民的衣、食、日用品, 则主要依赖内地汉族的农业和手工业。山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而然成为了这种南北物资交流的枢纽。虽然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 北方游牧民族的贵族政权和中原汉族的地主政权时分时合, 民族矛盾时剧烈时缓和, 对南北物资交流干扰大, 但无论在和平状态还是在战争状态, 双方的物资交流无论是公开合法地进行,还是隐蔽非法地进行,始终未能中断。后来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了元朝,统一了宋辽金的割据局面,从而给商业活动开创了更为有利的环境。大约在 1845 年以前,每年平均从这里输往北方的茶叶约 40 000 箱左右,到了 1852 年却增加到约 175 000 箱。此外,还有少量的糖、棉花、丝织品和生丝等。山西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再加上晋商人艰苦创业、诚实守信的精神品质,造就了晋商辉煌的数百年。(二)票号的精髓在晋商规模逐渐扩大、竞争压力增大的情况下, 晋商开始寻找新的商机。他们发现由于山西商帮多从事长途贩运的工作, 所耗的时间多花费在运输商品的路上, 导致商品流转和资金周转的速度较慢,而在沿路的日常饮食起居所耗资本较大,商人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 就需要向社会进行借贷来保证货物的按时到达。例如山西的商人贩运福建武夷茶、安徽霍山茶、湖广茶, 经水陆运销至北京、归化城、张家口、蒙古草原、科布多、恰克图和西北兰州、新疆伊犁、塔尔巴哈台等地区, 路程将近数千里, 沿路资本用量很大, 而资金周转较为缓慢, 此时运输货物的商人就需要大量地进行贷款了。面对这种情况, 山西商帮为了能够满足贩运时资金周转的需要, 首先创办了账局, 从事存放款的业务。后来, 在账局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形成了“票号”。而“票号”差不多就是现在的银行了, 换言之, 山西票号是明清时期高利贷性质的早期银行, 也是近代中国银行的雏形。其所经营的存、贷、汇、兑等业务也是较为成熟的银行信用。由于晋商的商号之间互相调配资金, 就像现在的银行一样, 如果一个商号资金不够就需要从自家商号的其他商铺转移一部分的资金来进行周转, 因此晋商商号遍布全国各个地区, 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商业网络, 以便资金方便有效地送达。而各地商号的盈利亏损, 大部分都需要带回山西总号, 统一进行结账分红, 同时总号与分号之间, 也要发生资金调拨的情况。以往对此均采用由镖行保镖运现银的形式,但由于乾嘉以来社会极不安宁,导致保镖运现极不安全,而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以汇兑形式出现的山西票号就应运而生了。最后,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山西票号又与其他
从晋商文化领悟会计专业.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