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纸媒中的广西形象研究
【摘要】对于媒体如何呈现广西形象 这一问题,业界的研究尚显语焉不详。笔者 由此切入,运用传播学内容分析法,大致勾 勒出报纸所建构的广西及其族群形象。 此外,
通过对样本的定量与定性考查, 厘清了相关
报道的特点及问题,且对新闻宣传、区域形 象与经济发展之关系进行了尝试性的梳理 与解读。
【关键词】广西形象;纸媒;民族宣传; 刻板印象
Abstract :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not yet studied the problem how the mass media present GuangXi ' s image.
Therefore , the author chooses it as a cut-in point , applies the means of content analysis , and shows the GuangXi' s image created by newspapers on the whole. Moreover, by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 the author also draws some logical conclusion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pecific proposals.
Key words : GuangXi' s Image; Printed Media; Minority Propaganda; Stereotype
一、研究缘起
2006年10月底,“中国•东盟建立对 话关系十五周年纪念峰会”、“第三届中 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 投资峰会”相继召开。11月初,“南宁国际 民歌节”盛装登场。
乘着“三会一节”的东风, 广西壮族自
治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迅速提升,“沿海、 沿江、沿边”的区位优势得以彰显。毋庸置 疑,这一特征在人们心中的确立,主要得益 于大众传媒的宣传报道。 虽然区域形象并非 仅仅由媒体来建构,但是后者所营造的“拟 态环境”,无疑是形成公众对某一地区印象 的源泉。
另一方面,区域形象是一种至关重要的 无形资产,对相关地区的发展搞活以及对外 开放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表现在:第一, 美誉度高的地区既能吸引外来投资者、观光 客,更能吸引社会精英移居;第二,知名度 和美誉度“双高”的地区容易获得政策性 扶持或倾斜,进而借助外力促进发展;第三, 区域形象愈佳,居民的自我认同度及荣誉感 愈强,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与整体和谐。可 见,通过研究大众传媒的报道内容,借此分 析区域形象的广度和深度、特点和问题等要 素,无疑能够折射出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 意义。
进而言之,本文既是所属学科内的前沿 性研究,又是立足于解决少数民族自治区尤 其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实际问题的热点 与难点性研究,其预期成果将为政府及媒体 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 民族政策、有利于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及其群 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于改进报道技巧、 把握民族宣传、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也可略 起抛砖引玉之效。
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中的“广西形象” 是就“总体形象”而言,即包括民族形象、 居民形象、政府形象、环境形象、文化形象、 经济形象等多维元素在内。为此,笔者以易 于考证的纸媒作为研究对象,对样本在2006 年的“涉桂新闻”条分缕析,旨在探求:其 一,报纸对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否存在刻板印 象?其二,东部媒体对西部形象的反映是否 有失偏颇?其三,经济发展、区域形象同新 闻报道频率之间是否密切相关 ?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社科研究手段,兼顾文本内容 分析和量化数理统计的研究模式,致力于在 合纵联横中解决相关问题
。 为提升结论的置 信度,笔者摒弃了同类课题的抽样方法,以
“全文检索”的形式覆盖整个 2006年度, 在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 的报纸作为普查样本,以期提炼出具有代表 性的成果。最终入选的媒体为:
(一) 〈〈光明日报》,社址北京。既是由 中央领导和主办的全国性、综合性党报,又 是宣传部代管的新闻机构;既是面向知识分 子的重要喉舌,更是历史悠久且极具权威性 的媒体之一。
(二) 〈〈文汇报》,位居“文新集团”旗
下三大“当家花旦”之首。 是由上海市委领 导的影响力遍及全国的大型综合性日报, 发
行量主要集中于沪、京、苏、浙、鲁、豫、 冀等省市。
(三) 〈〈半岛都市报》,社址青岛。隶属 于“大众报业集团”, 是山东省第一张都市 类晨报。在2005年“全球日报100强”中 [非名第58位,目前为长江以北地区发行量 最大的都市报。
(四) 〈〈晶报》,地处改革开放的最
我国纸媒中的广西形象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