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
北京商业 (包括批发零售贸易业、 餐饮业和生活服务业) 是首都城市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的重要保证, 是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为适应首都城市功能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人民生活 水平提高的需要, 进一步促进北京商业的持续发展, 特制定北京市 "十五 "时期商业发展规划 及十年远景规划。
一、 商业发展现状
自 1990 年以来,北京商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在流通规模、设施建设、 经营管理和效益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提高, 缩小了与国际先进商业的差距, 已成 为首都经济中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重要产业之一。
1、 商业在首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增强
商业的迅速发展对首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党政军 首脑机关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0 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443亿元, 比 1990年增长 ;商业增加值为 ,比 1990年增长 4 倍,净增 ;商 业税收已成为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商业从业人员约 130 万人,比 1990 年增加了近 1 倍。
2、 竞争性商业网络结构初步形成
各类商业网点快速增长,网点严重不足的问题已基本解决
零售贸易业网点数量由 1990年的 2000年的约 18 万个,餐饮和生活 服务业网点数量由 1990年的 2000年的约 7 万个,网点分布也从城市中心区 向边缘区和农村城镇扩展。
多种所有制商业竞相发展, 竞争日趋激烈, 结构不断优化非公商业在社会消费品零 售额中所占份额已由 1990年的 %上升到 2000 年的 50%左右。以非公经济为主体的各类 市场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的份额达到 20%以上。
发展速度已趋于稳定,商业增长方式出现新的转变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已由 " 七五 " 和"八五 "时期年均分别递增 %和 %,逐渐稳定到 12%左右;商业增加值在全市 GDP 中所占份额基本稳定在 9%以上,商业增长方式开始由规模扩张为主向质量效益为主转变。
3、 新型商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巨大变革, 超市、便利店、 仓储式商场等多种国际先进的新型商 业业态在北京商业中都有较大发展。 2000 年,以连锁经营为代表的新型业态的市场份额已 达到 12%左右。
4、 商业现代化水平与国际先进商业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现代化商业设施大量增加。 具有现代化设备的商业网点已相当普遍, 一些大中型网 点现代化程度已接近或达到。 现代化的商业理念和经营管理方式已不同程度地 引入企业,商业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北京商业虽然发展很快, 但从整体上看, 与国际一流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存在 着一些影响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突出问题,如商业设施的规模、布局结构和商业业态结构、 所有制结构等不够合理; 商业经营理念、 管理方式、服务体系、人员素质等软件建设与商业 的硬件发展不够协调;企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集约化进程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够适应等, 都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二、 商业发展思路
㈠发展机遇和资源优势
商业发展的环境将日益优化。 进入二十一世纪,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 略的实施, 我国将加入世贸组织和越来越多的大型国际活动在北京举行, 都会为北京商业带 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改善商业发展的环境。
商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将进一步改善。 北京在信息、 交通、 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快速发 展和人才资源、旅游资源等诸多优势的进一步发挥,为商业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商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购买力逐步提高, 市场将进入新的消费升级阶段, 商品更新进一步加快; 假日消费、 文化教育消费和其它服务 消费的增长,将为北京商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㈡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十五 "期间及今后十年北京商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 指针,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快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 进一步实施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落实《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坚持市场取向与适当发挥政府调 控作用相结合, 以创建有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商业为目标, 以调整、 提高、 创新、 发展为主线, 以发展网络型商业为主导, 积极推进商业信息化、 国际化进程, 不断增强服务功能和辐射功 能,加快实现商业现代化,为早日赶上创造条件。
基本原则是:
1、 以人为本
充分体现商业为人服务的功能, 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作为商业
北京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