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科综合摸底考试
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
本试卷共20题,每题6分,共12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相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1.脂类是原生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最重要的依据是 ( )
A.脂肪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B.糖类可以转变成脂肪
C.磷脂是构成细胞的各种膜结构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
D.胆固醇、维生素D等对维护正常新陈代谢起调节作用
2.下列在生物的体细胞增殖过程中肯定发生的变化是 ( )
A.染色体自由组合 B.纺锤体形成
C.基因突变 D.DNA含量增加
3.据报道,近年来国人群体中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上升。下面有关糖尿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病发生可能是因为内分泌失调造成的
B.该病发生可能是因为长期吃糖过多造成的
C.适当服用胰岛素和少吃含糖类较多的食物可缓解糖尿病症状
D.糖尿病患者常表现为身体消瘦,所以糖尿病发生是因为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
4.一只蝗虫对能量的需求一般只需几个平方米的生活空间范围即可,而几十平方公里的偌大范围也不能满足一只老虎对能量的需求。下述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生态学原理是 ( )
A.蝗虫身体小,且活动能力差
B.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C.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递减率是10~20%
D.蝗虫和老虎这两种生物在食物网中所处营养级不同
5.2002年暑期,北京大学登山队员挑战世界第十二高峰——海拔7292米的西夏邦马西峰,当他们在海拔5000米以上位置的登山过程中,除了要应对突变的天气,突发的雪崩等自然因素外,身体机能还应做出多方面的反应。下列哪一叙述与登山队员登山过程中的实际反应情况不符。
A.输送到血液中的氧量增加 B.心搏率和心输出量增加
C.身体逐步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 D.呼吸频率增加
6.某气体在接近地面空气中浓度稍大时是一种污染物,而在高空却对人类有保护作用,该气体是 ( )
A.NO B.O3
C.CO D.氯氟烃(即氟里昂)
7.新兴的大脑营养学研究发现,大脑的生长发育与不饱和脂肪酸有密切的关系。从深海鱼油中提取的、被称为“脑黄金”的物质就是一种不饱和程度很高的脂肪酸,它的分子中含有6个碳碳双键,化学名称为二十六碳六烯酸,则它的分子组成应是 ( )
A.C26H41COOH B.C26H47COOH
C.C25H39COOH D.C25H50COOH
8.有下列离子晶体空间结构示意图:以M代表阳离子,以N代表阴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化学式为MN2的晶体结构为 ( )
9.氕、氘、氚互为同位素,它们具有:①相同的质子数 ②相同的中子数 ③相同的核外电子数 ④相同的化学性质。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④
10.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沉淀析出,加入H+能放出气体的离子
组是 ( )
A.Ba2+、Fe3+、I-、Cl- B.HCO3-、Mg2+、Cl-、
C.Cu2+、Cl-、、 D.K+、Na+、SiO、S2-
11.现有50mL某溶液,需加热,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试管 ②50mL烧杯 ③100mL烧杯④试管夹 ⑤坩锅 ⑥三角架 ⑦泥三角 ⑧石棉网 ⑨酒精灯,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④⑧⑨ B.③⑥⑧⑨ C.⑤⑥⑦⑨ D.②⑥⑧⑨
12.一定量的40%的NaOH溶液,若向其中加水100g后,其质量分数为20%,体积为150mL,则稀释后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 )
A. B. C. D.
13.在一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A(气)+bB(气) cC(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密器的容积缩小为原来的1/2,当重新达平衡后,C的浓度(mol·L-1)是原来的1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物质A的转化率降低了
C.物质C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c
14.已知某
理综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