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会宁红色旅游文化产业样稿.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会宁红色旅游文化产业
[摘要] 会宁是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地方。
关键字 红色文化 红色旅游胜地
一· 会宁红色旅游发展优势
(一)会宁红军长征历史背景
1936年10月上旬,先期抵达会宁红首先军为迎接立即到来二、四方面军,红首先军15军团在团长韦杰、政委夏云飞率领下一举攻克会宁城,把红旗插在会宁城头,为会宁大会师奠定了基础。1936年10月中旬,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地域实现了胜利大会师,红军总政治部及直属军团、二方面军、四方面军、红一军团一师等7万多名红军将士在会宁休整达22天。
红军会宁会师是长征中重大事件,是长征胜利结束标志,是中国革命重心成功地从南方长江流域胜利转移到西北黄河流域标志,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转折点,是革命力量大汇合,是革命团结象征,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基础,是长征史上丰碑。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关键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宣部确定全国首批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作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四大聚焦点”之一会宁和瑞金、遵义、延安等革命老区同列为全国著名红色旅游圣地。
会宁已建成红色旅游景点
1986年红军会师五十周年大庆前夕,修建了独具风格、由邓小平亲笔题名“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由刘华清题名“会师联欢会会址”、由徐向前题名“红军会师革命文物陈列馆”及会师门、将帅碑林等五处景点为主体“会师园”。同时,为纪念在会师前夕英勇阻击敌人在慢牛坡和大墩梁壮烈牺牲红军指战员,会宁分别在慢牛坡和大墩梁战斗遗址上修建了红军烈士纪念碑。1996年,在红军会师六十周年大庆之际,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计划设计,在省级森林公园桃花山上修建了以模拟、微缩长征路上含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22处景点,突出用万分之一时间走完万分之一长征路为专题、由刘华清题写园名“长征胜利景园”,景点生动地再现了二万五千里征程艰险悲壮。
(三)会宁旅游文化气氛已经形成
红军三大主力会宁大会师,不仅在中国革命史册上揭开了辉煌一页,留下了一大批革命遗址和革命文物,而且形成了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同心同德、百折不挠、团结胜利”为内涵长征会师精神。会宁现为全国关键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全国安全教育基地。前来会宁缅怀先烈、接收革命传统教育、旅游观光游客逐年大幅增加,兰州大学、武警甘肃总队等单位已经挂牌将会宁确立为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开展保持党员优异性教育活动以来,会宁成为甘肃实践“三个代表”,坚持“两个务必”,保持共产党员优异性教育活动关键阵地,前后有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200多家单位党员干部在会师塔下重温入党誓词、举行宣誓活动,现在年均接待受教育者及游客在15万人次以上。同时,针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我们专门开展了以
                             
    “农家一日生活”为专题传统教育旅游活动,让游客和广大青少年经过在农民家中一天生活,体验“面朝黄土背朝天”、“粒粒皆辛劳”农家生活,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农耕文化,认识我们劳感人民怎样改造自然,怎样推进时代进步,怎样经过艰苦奋斗为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并开展了“认识10种粮食、22种农具、吃一顿农家饭”活动,用“小米饭”为城市游客和少年儿童补

浅谈会宁红色旅游文化产业样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