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常识读书笔记
【篇一:《管理常识》读书笔记】
《管理常识》读书笔记
一、管理定义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对管理定义——管理就是界定企业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我:管理就是将复杂事情简单化。
误区:管人理事,把人管好了,事情就处理好了,反例:
客观:
1、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关键;
2、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处理问题;
3、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4、衡量管理水平唯一标准是能否让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合二为一;
5、要让一线职员得到并能够使用资源;
6、管理是一个职责分配,只有分配责任,人才才会真正被培养起来;
7、管理一直为经营服务(绩效部门职能部门)
二、组织定义
组织为目标而存在,组织管理存在是为了提升效率。
1、企业不是一个“家”。正式组织:是指挥利用权力、责任和目标来联结人群集合。家庭组织:是指用情感、爱好和爱好来联结人群集合。反例:
2、组织必需确保一件事是同一组人在负担。
3、组织中人人公平而非平等。
4、分工是个人和组织联结根本方法。
三、组织结构
(一)企业发展阶段
1、创业阶段:关注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
2、成长阶段:关注销售网络建设、规模扩张和品牌积累——专业人士引入,专业能力竟争。(职能型结构)
3、发展阶段:关注高层经理人团体建设、企业快速成长安排、企业系统能力提升——全部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家退到董事会层面,管理交给职业经理人,沟通战略,提供资源,达成共识。
4、连续发展阶段:文化价值认同和理念理念认同——共同决议,确保谨慎决议,部分全部权和经营权再度结合。
(二)形式化程度:
1、企业称呼习惯,直称呼名字,不带头衔好处——轻易合作
2、职能部门和绩效部门——职能部门头衔要小,绩效部门头衔要大,使职能部门服务于绩效部门。
(三)常见组织结构
1、职能型结构:实现追求规模目标,降低资源反复和浪费。适合成长阶段企业。缺点:
难实现各部门整体配合。处理:部门经理人考评和绩效激励和企业整体目标挂钩。
2、事业部制:培养高级管理人员,缺点:活动和资源出现反复配置。发展阶段。
3、扁平化结构:小型组织,风险大。
4、矩阵式结构:企业资源有限,又需要规模发展时。
5、网络结构:
四、什么是领导
领导:是指影响她人,以达成群体目标过程。
领导者(确保组织成长)和管理者(只对绩效负责)
1、领导技能:
(1)人际技能
(2)概念技能:复杂问题简单化(建立不起概念,就建立不起高度)
(3)技术技能
赫——布理论: 职员
类 型领导风格
有心有力(有能力热爱企业) 授权型
有心无力(热爱企业能力不足)参与型
无心有力( 有能力不热爱企业) 推销型
无心无力(新/老职员) 吩咐型
2、管理者领导行为:
(1)指导型行为
(2)支持型行为
(3)参与型行为
(4)导向性行为
路径——目标理论(学校)
3、对职业经理人管理方法:一是例外管理,一是依据业绩给合理酬劳。
4、对关键人才管理方法:
第一是发挥领导影响力;
第二是真正个人关心(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
第三是心智激励:
5、授权:授权能真正培养人,职位不一定能培养人。
(1)目标设定不做授权;
(2)机构越大越要授权;
(3)任务和决议越关键,越不能授权;
(4)任务越复杂越授权;
(5)部门之间互不信任,不能授权;
(6)部属责任心不够,不能授权。
五、什么是激励
1、激励关键:一是想措施让工作变成游戏;二是要永远站在对方角度来做,不要站在自己角度。
2、工作原因:
3、保健原因:多数人取得
4、激励原因:少数人取得
5、人类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由低到高逐层形成和发展。——马洛斯理论
6、期望理论:人会成为她所期望样子。激励力量=目标价值x期望值。三个基础条件:一是期望价,二是媒介,三是对期望目标评定。(定义价值——事件例举——论证定义)
六、决议怎样有效
1、理性决议:(1)识别问题;(2)确定目标;(3)分配权重;(4)确定方案;(5)分析方案;
(6)选择方案;(7)实施方案;(8)评价方案
2、集体决议,个人负责:风险小,不是最好决议。(怎样了解翟鸿燊:群体是不做决议,能够民主,但一定要集中;马云??)
3、集体决议前提:(1)相对少人数而且相互信任;(2)组员技能互补;(3)组员责任感、具体目标和共同工作方法。
4、个人决议不足:一是首
管理的常识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