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后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后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后反思本节课是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不够减时,向十位退一当十的算法,从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
新课之前,我还是安排了7道减法,班中38人,实到38人。错误率表格如下
1
2
3
4
5
6
7
错误人数
1
4
1
3
0
1
0
错误率(%)
2。6
7。8
0
0
其中,1~4道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正确率没有达到100%;5~7道是10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数据说明,上学期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有同学已经遗忘,但是所有错的同学里面都是4道里面只错了1道,说明漏洞不严重,只要及时补漏,基本不会影响新课的认知。
策略:
1。针对个别同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知识点在翻板之后进行了当堂及时的补漏,帮助学生迅速回忆起上学期的知识,最大限度地扫清新授障碍。
2. 13—5=?和15-9=?错误率都较高,因此10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练习中,就是根据这节课学生的情况,多出示个位3—5不够减和个位5—9不够减的计算练习。
在新课导入中,我由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情境,引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情境。让学生分别用减法算式解决这两个问题,在板书39—8=和24—8=之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这样孩子就能自己发现个位不够减引发思考。让学生摆小棒或者口算,然后上台演示,并且课件展示用小棒计算的过程,学生看的更清楚。
进步:
1。由于带小棒要求更具体更严格,这次只有一名同学忘带,借其他同学的使用.
,说明以前训练不到位,今后还要加强训练.
巩固练习中,我安排了挑错和口算两种提题型。
挑错:
1
2
3
错误人数
3
0
7
错误率(%)
0
数据显示第一道3名同学没有挑出没有退位的错误,但是翻板之后第二题是不退位的情况却退位了的错误,正确率达100%,说明练习帮助学生明确了什么时候要退位什么时候不需要退位。但是第三题和第一题的题型一样,%,说明学生审题不认真,在个位不够减的情况下,还是没有养成退位的意识。
策略:
1。 增加退位减法的练习,不仅要求其会计算,而且要让学生能清楚的叙述算理,加深对退位减法的理解.
2。及时根据学生数据反馈,当堂或当天补漏,第二天或后续练习中安排易错题的按点练习。
口算:
1
2
3
4
5
错误人数
1
0
0
4
2
错误率(%)
2。6
0
0
口算中1~3题属于新课退位减法,看出学生在一节课学习中基本掌握算法。第4题是考察学生是否正确计算,第5题是不退位减法口算,但是错误率高于前3题,说明学生计算、审题能力还需要加强。
进步:
学生分析原因时不再多以马虎、粗心为主,而是能思考到底是哪里错了。
策略: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后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