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读书笔记
《巴黎圣母院》读书笔记
《巴黎圣母院》作为法国 19 世纪著名作家雨果的浪漫主义长篇小说代表作, 以爱斯梅拉达、卡西莫多、弗罗洛、弗比斯、格朗古沃几个主要人物之间错综复杂 的矛盾纠葛和悲剧命运刻画了 15 世纪光怪陆离的巴黎生活,并由此深刻地剖析了 丰富复杂的人性世界,表达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小说运用一组组鲜明的对比塑造了一个个充满个性、极富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 象。充分展现了不同人物之间因不同的外貌、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社 会地位而产生的内心世界的极大反差,同时也赞美了爱斯梅拉达、卡西莫多这两个 在外貌上有着天壤之别的主人公所共有的纯真善良的天性,揭露了中世纪禁欲主义 的反人道主义,批判了在爱斯梅拉达、卡西莫多至善至美的天性的照耀下,小说中 的其他人物皆露出的那些卑劣的本质。
爱斯梅拉达是一个 16 岁的少女。她有着倾国倾城的绝色容颜,全身散发着青 春的活力与激情。能歌善舞的她在广场上轻盈地旋转跳跃,就像绚丽幻妙的精灵, 在阳光下闪烁着圣洁的光芒。然而同时迷人的外表也给爱斯梅拉达带来了痛苦与灾 难。弗比斯对爱情的欺骗,弗罗洛因欲望而阴暗扭曲的灵魂,这使她最终陷入被毁 灭的泥潭。爱斯梅拉达的心灵如玉一般纯洁无暇。看到落魄的诗人格朗古沃生命悬 于一线,毫不犹豫地救助了他;对不久之前曾试图伤害自己的相貌丑陋的卡西莫多 仍抱有慈悲宽容之心,看见他如困兽般满身伤痕得被捆在耻辱柱上,干渴难耐,低 声下气得乞求一口水却只换来种种羞辱时,
诚心诚意得求助了他,用甘泉滋润了他早已龟裂的心田。她内心的善良与单纯 是那种黑暗的时代里少有的光明。
卡西莫多,被人们称为“钟楼怪人”。严重的残疾使他一来到这个世界上便遭 到无情的遗弃——先是亲人的遗弃,既而是整个社会的遗弃。命运对卡西莫多似乎 特别的不公,厄运始终紧随着这个可怜的人,天生独眼、驼背、跛足; 4 岁被作为 弃婴扔在圣母院教堂广场上;在养父弗罗洛的耐心教导下,好不容易才学会了说话, 然而他 14 岁时又因钟声震破了耳膜而聋了。身体上的残缺使他处处受人嘲笑、侮 辱、排斥,但是他却有着一颗美丽纯洁的心,能用眼睛——他与外界交流的唯一窗 口,用心去感知,去守护美好的事物。在夜幕火光中舞动的爱斯梅拉达;善良同情 地登上耻辱柱救助丑陋的自己的爱斯梅拉达;心灵手巧,教会小羊各种把戏的爱斯 梅拉达??在卡西莫多的心里,爱斯梅拉达是圣女般的存在。他以纯真的不掺一丝杂 质的爱情如同守护珍宝一样守护着爱斯梅拉达,试图使她远离一切伤害,但在强大 的社会偏见和邪恶势力面前,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即使强悍如卡西莫多, 也只有选择殉情这一悲剧结局。
克洛德•弗罗洛,一个披着神职人员的神圣光环,灵魂却被可怕地扭曲的可悲 的人。他从小便被父母送到大学城的托尔希神学院过着隐居生活,靠啃弥撒经文和 辞典长大成人,生性忧郁、庄重、严肃、不苟言笑。当他的亲人都因瘟疫去世,只 剩一个小弟弟后,他对生活更加严肃认真,决心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他对上帝应 负的某种前途,决心一辈子都不讨老婆,不要孩子,而弟弟的幸福和前程就是一 切,因此更专心致志于他的神职使命。弗罗洛原本虽十分古板怪异,极少与世 俗有交集,但仍有着善良的心,收养了孤苦伶仃的卡西莫多,可是爱斯梅拉达的出 现却使他严重偏离了原本的生活轨迹,他的内心深深陷入灵与肉的冲突无法自拔。 长期陷入这种内心冲突的结果是,他的灵魂充满了自私的占有欲和邪恶的毁灭欲, 更可怕的是这种自私和邪恶与至高无上的权利结合在一起时,其破坏力是巨大的, 最终毁灭了自己也毁灭了美丽的爱斯梅拉达。
小说中的其他人物身上也都或多或少聚集着人类天性中的卑劣阴暗点。徒有华 丽外表的弗比斯队长,虽因年轻而无所畏惧,曾勇敢地救了爱斯梅拉达,但终究只 是一个粗鲁、庸俗、游手好闲、浅薄的花花公子。他以极其恶劣的手段玩弄了天真 幼稚、一片痴情的爱斯梅拉达。落魄的诗人格朗古沃,是一个在夹缝中苟且偷生的 家伙。他迂腐、自命清高却无真才实学、懦弱,为了生存可以抛弃爱情、抛弃尊严、 抛弃责任、甚至可以忘恩负义。作者对这些人物的描写同样充满了鄙夷和嘲讽。同 时,通过这些人物,我们也能看出当时的社会是多么的倾轧、腐败、冷漠和黑暗, 由此不难发觉男女主人公的悲惨结局在那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是必然的结果。
小说中有几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描写卡西莫多敲钟的情景。他虔敬而 又满怀爱意地端详大钟,柔声细语地对它们说话,用手轻轻地抚摩它们。大钟就像 是卡西莫多的朋友、战友、儿子,他亲切地呼唤着它们的名字,与它们一起颤动、 轰鸣、燃烧、释放。一连串的钟声在空中飘荡缭绕,仿佛是入耳动心的各种各样声 音织成的一幅
云锦。整座古老的教堂颤震不已,响声回荡不绝,永远沉浸在欢乐的钟声里。 卡西莫多
《巴黎圣母院》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