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
主讲:朱茂琳
重点内容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1
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2
会计差错及其更正
3
资产负债表的日后事项
4
2
会计调整
会计调整,是指企业因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或者因特定情况下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对企业原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以及发现的会计差错、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所作的调整。
,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是指在会计核算时,在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
,是指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包括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
Financial Accounting
3
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政策调整是指对会计核算具体原则和方法进行的调整。例如,长期投资核算、坏账损失的核算、合并政策、外币折算方法、所得税核算方法、存货计价方法、借款费用核算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
注意:经济事项本身的变化需要改变会计方法的,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如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比例由原来的12%增加到30%时,将成本法改为权益法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1.适用范围及相应会计处理
(1)法律法规要求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或追溯调整法。
(2)企业自行变更。企业自行变更会计政策应遵循的基本思想是变更能够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4
追溯调整法
追溯调整法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如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以前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在采用追溯调整法下,对以前的交易或事项采用追溯调整应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计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①根据新的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
②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
③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④确定前期中的每一期的税后差异;
⑤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附注说明
对于会计政策变更,报表附注应说明: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理由;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数;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
5
未来适用法
未来适用法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新的会计政策适用于变更当期及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即不必用新的会计政策追溯以前的交易或事项,不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也不必调整变更当年期初的留存收益,只在变更当年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6
选用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1)法律法规要求的会计政策变更,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处理。
(2)由于经济环境、客观情况的改变而变更会计政策,以便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则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3)如果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无论属于法规、规章要求变更会计政策,还是经济环境、客观情况的改变而变更会计政策,均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7
会计估计变更
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例如,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与预计净残值、预计无形资产的受益期等。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难以区分的,做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8
会计估计变更
1.会计估计的特点
(1)会计估计的存在是由于经济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2)会计估计应当依据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
(3)进行会计估计并不会削弱会计核算的可靠性
2.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1)如果会计估计的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应于当期确认。
(2)如果会计估计的变更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有关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在当期及以后各期确认。
会计报表附注中应披露以下事项: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理由、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的理由。
9
会计差错及更正
1.会计差错的定义及原因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产生会计差错的常见原因有:
(1)采用法律法规不允许的会计政策。
(2)会计确认错误。
(3)会计估计错误
(4)会计核算中计算错误
(5)在期末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未予调整
(6)漏记已完成的交易。
(7)对事实的忽视和误用。
(8)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入或不确认已实现的
(9)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划分差错。
Financia
《中级财务会计》》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