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防灾小常识
一、全国“防灾减灾日”由来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域发生了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据这次地震出现新情况及经验教训,全国人大对1998年颁布实施《中国防震减灾法》进行了重新修订,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公布消息,经国务院同意,自起,每十二个月5月12日为全胡锦涛签署命令,新防震减灾法自5月1日起颁布实施。同时,国务院要求:每十二个月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首先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诉求,其次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愈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降低灾难损失。今年5月12日是中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专题是“科学减灾,依法应对”。
二、地震有哪些前兆
地震前兆包含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两大类。常见地震前兆现象有:1)地震活动异常;2)地震波速度改变;3)地壳变形;4)地下水异常改变;5)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份改变;6)地应力改变;7)地电改变;8)地磁改变;9)重力异常;10)动物异常反应;11)地声;12)地光;13)地温异常等等。
三、地震预防
(1)要避免地震灾难,最有效措施是依靠自己,以自己力量做好预防灾难准备。通常家庭常备东西有粮食和饮水,以每人平均保留5天份量为佳。另外再准备部分防灾用具,如防灾头巾、手电筒、抢救药品、蜡烛、半导体收音机等和部分逃生用具,如毛毯、便携式炊具、固体燃料等。
(2)因为住宅不宽裕,大家总是最大程度地利用空间(如棚、架、搁板)。不过,因为地震震动,搁板上放置重物是很轻易掉下来。所以,平时放置东西要多加考虑。
(3)大家对黑暗极难适应,这不仅仅是看不见,还在心理上增加了压力。因地震而停电是不奇怪,黑暗中就是在自己房间也极难分辨东西南北,所以手电筒随时带在身边,就不会有太多恐惧了。
(4)地震发生后,电视中止,电话不通,报纸停刊,信息起源完全被断绝。此时,只有小型收音机能够取得源源不停关键情报,从而能够愈加好地应付不停改变情况。
(5)当大地震平息后,首先感到迷惑是饮用水问题。这种场所,水道断水是常常事,城市中井水极少,所以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地震情况下,有必需每晚睡前准备部分应急饮用水。
(6)考虑到地震后混乱情况,准备好三个月现金花销是必需。因为地震以后,银行、邮局等处往往取不出款。
(7)大家总喜爱把抢救用具藏在某一角落,或不起眼地方,可是,这些东西在地震中又是必不可少,所以,平时要把它们放在某一固定而且轻易拿到地方。
(8)地震时,穿高跟鞋对避难百害而无一利。平时应穿或备用跑得快、耐用、平跟棉鞋或运动鞋。拖鞋和草鞋全部不适宜,高跟鞋绝对不行。
四、地震逃生
(1)地震含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假如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么砸死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家俱,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它任何可能坍毁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周围没有空地,应该临时在门口躲避。
(3)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碎石瓦砾会填满或
防震防灾小常识样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